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據(jù)2013年7月黃河調水調沙期間三船同步四斷面(A、B、C、D)25 h水文泥沙連續(xù)觀測的資料,分析了四斷面及各斷面所含站位點的流速、含沙量、溫度及鹽度的分布特征,計算了各連續(xù)站表、中、底三個層位的凈泥沙單寬通量,以此來討論調水調沙期間河口入海泥沙擴散和沉積的范圍,并結合2010年黃河調水調沙期間(7月)和黃河調水調沙前(5月)、調水調沙后(9月)黃河口底質沉積物樣品的實測數(shù)據(jù),提取并分析調水調沙實施前(1996-2002年)和實施后(
2、2002-2008年)的衛(wèi)星遙感數(shù)據(jù)資料,評價黃河調水調沙工程計劃對黃河泥沙及河口地貌效應的作用,得到的主要結論包括:
1)調水調沙期間,高溫低鹽的黃河沖淡水離岸擴散,擴散范圍較大;入海泥沙在向海擴散過程中迅速沉積在近岸的河口口門附近,距岸約11km,擴散的范圍有限,水沙擴散范圍不一致。調水調沙期間各站位溫鹽躍層明顯,在淺水區(qū)域水體垂向混合強烈,分布均勻,在深水區(qū)域懸浮泥沙主要集中在躍層以下的水體中傳輸。
2)黃河調
3、水調沙期間各站連續(xù)25h的凈泥沙單寬通量分布特征顯示,黃河口沿岸懸浮泥沙主要向東及偏東南方向擴散。受徑流影響,河口口門泥沙通量最大可達85×103g/m/s,但在距離河口10km以外區(qū)域通量銳減,清水溝廢棄河口區(qū)通量位于其次,其他地區(qū)通量普遍較低。
3)2010年調水調沙之前,河口附近淤積的泥沙粒徑較粗(以砂和粉砂為主要成分)、分選較好;調水調沙期間入海泥沙主要以粗顆粒物質為主,沉積速率大;調水調沙結束以后,河口地區(qū)表層沉積物
4、的粒徑變細,黏土含量增加,分選變差,說明調水調沙后期入海泥沙粒徑較細,覆蓋在之前沉積的粗顆粒沉積物之上;一段時間后經(jīng)過冬季風暴的侵蝕作用,上覆的細顆粒泥沙通過再懸浮被搬運,之前沉積的粗顆粒泥沙暴露在海底,因不易被搬運而保留。經(jīng)過調水調沙工程逐年進行,河口處粗顆粒泥沙淤積量增多,對河口造陸的貢獻較大。
4)調水調沙實施以前(1996-2002年),河口岸線平均最大淤進速率約為1.7km/a,同時廢棄河口河嘴岸線最大平均每年蝕退0
5、.4km,孤東海域在這一期間岸線以蝕退為主,每年約蝕退0.277km,南部萊州灣的西北則呈現(xiàn)略淤積的特點。調水調沙實施后,河口岸線大幅淤進,最大速率約為0.777km/a,該速率雖小于調水調沙實施之前的平均速率,但由于河口明顯加寬,總淤進面積遠大于1996年至2002年期間河口的淤進面積。河口三角洲蝕積狀態(tài)發(fā)生顯著變化,1996-2002年期間,河口最大淤積厚度量約為4m,且現(xiàn)行水下三角洲葉瓣為凈侵蝕,侵蝕量達0.39Gt(109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調水調沙十年黃河口河道演變及其影響機制分析.pdf
- 調水調沙前后黃河口重金屬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pdf
- 調水調沙對河南段黃河河道的影響.pdf
- 黃河調水影響下河口區(qū)鹽度分布的觀測與模擬研究.pdf
- 黃河調水調沙體系的風險研究.pdf
- 黃河口海洋動力學和黃河泥沙入海及沖淤趨勢研究.pdf
- 調水調沙對黃河鈾同位素輸運的影響.pdf
- 調水調沙對黃河口鄰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和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pdf
- 黃河干流有機碳及調水調沙時期碳輸運規(guī)律.pdf
- 黃河中游主要支流輸沙量變化及其對入海泥沙通量的影響.pdf
- 黃河入海泥沙固結過程研究.pdf
- 11999.小浪底調水調沙對黃河口來水來沙條件和海岸線演變規(guī)律的影響研究
- 黃河口懸浮泥沙擴散規(guī)律及其數(shù)值模擬研究.pdf
- 黃河上游梯級水庫群調水調沙潛力研究.pdf
- 基于常遇洪水的黃河上游調水調沙研究.pdf
- 天然鐳氡同位素示蹤調水調沙對黃河口水體運移及海底地下水排放的影響
- 黃河入海水沙特征與三角洲海岸線變化對調水調沙的響應研究.pdf
- 基于調水調沙的黃河上流梯級水庫合理庫容研究.pdf
- 2002~2004年及調水調沙期間黃河下游營養(yǎng)鹽的變化特征.pdf
- 黃河河口區(qū)泥沙沖淤的數(shù)值模擬及黃河水沙影響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