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二單元 第5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 教學課件(共20頁) (1)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授課人:姜浩男,第二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第5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目錄,,,,十六國與北朝,東晉與南朝,三國與西晉,壹,貳,叁,,【課程標準】通過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的歷史脈絡,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和區(qū)域開發(fā)領域的新成就。,三國與西晉,◎三國鼎立形勢圖(262年),1.三國鼎立,2.西晉統一進程,3.五胡內遷,匈奴、羯、氐、羌、鮮卑,【思考】五胡緣何內

2、遷?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背景:統治階級為補充兵源及勞動力,強迫西、北邊陲的少數民族內遷中原;少數民族本身為推動自身經濟發(fā)展而內遷。,◎“晉歸義羌侯”印,影響:北方漢人南遷,促進江南的開發(fā);遷民族逐漸漢化,有利于民族融合;但民族矛盾也被激化。,三國與西晉,4.八王之亂,260年司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賈皇后欲獨攬大權與輔政的大臣楊駿發(fā)生矛盾。291年賈皇后殺死楊駿,統治階級內部發(fā)生了一連串的政治殘殺和戰(zhàn)爭,先后有八個分封為王的皇族參與

3、其中,歷史16年之久。 八王之亂嚴重破壞了社會生產,五胡趁虛而入。,◎八王之亂形勢圖,5.西晉滅亡,316年,西晉被內遷匈奴貴族所滅。自此,中國歷史又進入一個比較長的分裂時期。,三國與西晉,東晉與南朝,1.東晉建立,317年,西晉宗室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朝,史稱東晉。,2.士族崛起,【東晉士族門閥政治】魏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國家選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導致門閥士族壟斷了政府的重要官職。他們又通過大族之間互相聯姻,在統治階級內

4、部構成了一個門閥貴族階層,并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權制度,即“門閥政治”。政治上,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重要官職。經濟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實力雄厚的莊園經濟。社會生活上,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談,占據高級文官職位。,【課堂探究】東晉士族門閥政治是因何走向衰落的呢?,①士族自身的腐朽,與生俱來的特權導致士族缺乏執(zhí)掌政權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②隋唐科舉制的實行動搖了士族的政治

5、基礎;③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經濟基礎;④唐朝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⑤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寒族地主乘機以軍功崛起,進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土族。,東晉與南朝,3.東晉與南朝的交替,420年,出身低級士族的武將劉裕篡奪皇位,國號宋。此后170年間,南方先后經歷了宋、齊、梁、陳4個王朝,合稱“南朝”。,,東晉與南朝,4.江南開發(fā),材料一 (江南)地域遼闊而人煙稀少;稻米和魚是主要

6、食物,人們還可以從山澤中采集植物果實和貝類為食;放火燒荒,耕種水田;不需要商人販賣貨物,沒有非常富裕的人?!妒酚洝穼系貐^(qū)的描述材料二 江南之國為盛矣?!貜V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豐收),則數郡忘饑。…絲棉布帛之饒,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產的絲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端螘凡牧先?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yè),谷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稌x書·食貨志》關于東晉后期南方情形的記載,【課堂探究

7、】閱讀上述材料和教材中的相關內容,想一想江南能夠得到開發(fā)的原因有哪些?取得了怎樣的發(fā)展?,東晉與南朝,4.江南開發(fā),開發(fā)原因:①為躲避戰(zhàn)亂,大量北方人口遷至江南,為江南地區(qū)發(fā)展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②江南地區(qū)自然條件優(yōu)越,社會秩序安定。,開發(fā)成果:,陶瓷(白瓷),冶金(灌鋼法),灌溉(翻車),十六國與北朝,1.十六國概況,與東晉同時期的北方割據政權。最主要的有15個,加上西南地區(qū)的成漢,合稱“十六國”。,十六國統治

8、者族屬表,◎東晉十六國形勢圖,十六國與北朝,2.從前秦統一北方到淝水之戰(zhàn),4世紀下半葉,前秦統一北方,隨后大舉進攻東晉,前鋒被擊敗于淝水。強大的前秦政權一敗之后迅速崩潰。,◎淝水之戰(zhàn)形勢圖,【思考】淝水之戰(zhàn)中,前秦兵力80萬,而東晉兵力僅8萬,兵力相差如此懸殊,前秦為何戰(zhàn)?。繓|晉憑什么以少勝多?,十六國與北朝,3.十六國與北朝的交替,4世紀末,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強大起來,于439年統一北方。結束了十六國以來北方分裂割據的局面。,4.北

9、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十六國與北朝,【課堂探究】閱讀教材中的史料《魏書·高祖紀》,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從“唯物史觀”的角度評價北魏孝文帝改革。,(1)進步性: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北魏社會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發(fā)展;接受了漢族的先進制度與文化,加速北魏政權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民族大融合。(2)局限性:全面推行漢化,使鮮卑族喪失作為一個民族的獨立性、主體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軍事力量。,十

10、六國與北朝,5.北朝的結束,,◎北齊、北周、陳對峙形勢圖(572年),6世紀前期,北魏發(fā)生動亂,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上述5個王朝合稱北朝。北齊、北周東西對峙,北周內政修明,逐漸占據優(yōu)勢,滅掉北齊。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統一全國,終于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課堂總結,東漢,三國(220-280),西晉,東晉(317-420),十六國(前秦統一北方),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宋,齊,梁,陳,

11、,北朝(439-581),,北魏,,,隋朝統一,南朝(420-589),(266-316),滅,滅,383年淝水之戰(zhàn),【隨堂演練】1.無論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稱魏、蜀、吳三分天下。下列關于三國之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蜀國與魏國加強了聯合B.勢力最強大的是北方的魏國C.吳國一直被蜀漢政權控制D.曹操建立魏政權不合正統答案B解析在三國當中魏國勢力相對更強大一些,故B項正確。蜀國與吳國加強了

12、聯合,而不是魏國,A項錯誤;蜀國沒有控制吳國,C項錯誤;曹魏政權是曹丕建立的,故D項錯誤。,【隨堂演練】2.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多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流動。其中兩晉時期人口流動的主流趨勢是(  )A.由內地流向邊疆B.由邊疆流向內地C.由北方流向南方D.由南方流向北方答案C解析中國古代大規(guī)模的人口流動尤其是兩晉時期大多是中原人口大批南遷,故反映出的人口流動趨勢是由北方流向南方。,【隨堂演練】3.淝水之戰(zhàn)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

13、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fā)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戰(zhàn)役中的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役(  )A.奠定了南北方對峙的局面B.前秦政權在之后迅速崩潰C.東晉迅速強大并統一北方D.鮮卑族自此之后由盛轉衰答案B解析淝水之戰(zhàn)之后,由于內部各族尚未交融,統治基礎脆弱,強大的前秦政權在戰(zhàn)敗之后迅速崩潰,故選B項。,【隨堂演練】4.魏初風俗至陋……遷都之后,于革易舊俗,亦可謂雷厲風行。這說明(  )A.遷都為移風易俗準備條件B.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是遷都C.孝

14、文帝改革之心非常迫切D.孝文帝改革進程比較順利答案A解析從材料“遷都之后,于革易舊俗,亦可謂雷厲風行”來看,遷都以后大大有利于移風易俗的改革,故選A項。,【隨堂演練】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

15、可圖也。——《三國志·諸葛亮傳》(1)根據材料以及所學知識,分析三國之間的政治態(tài)勢。(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三國鼎立的局面是如何結束的。參考答案(1)曹丕稱帝,定都洛陽,國號為魏;劉備定都成都,國號依然是漢,簡稱蜀;孫權定都建業(yè),國號為吳。三國之中魏國國力較強,蜀、吳加強了聯合。(2)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發(fā)兵滅蜀。266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司馬炎即晉武帝。280年,西晉滅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