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椎管內腫瘤,護理,神經外科四病區(qū) 楊竹琴,,,,,,查房目標,熟悉椎管內腫瘤概述及臨床表現(xiàn)。,了解椎管內腫瘤診斷及治療。,掌握椎管內腫瘤術前準備、術后護理及出院指導。,,,,,概述,分類,概述及臨床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概述,椎管內腫瘤是指生長于脊柱和脊髓相鄰組織如神經根、脊膜、血管、脂肪組織及胚胎殘余組織等的原發(fā)或轉移性腫瘤.發(fā)病率按國外居民統(tǒng)計的2.5/10萬,國內報導占神經系統(tǒng)疾病住院患者的2.5%。與同期腦瘤相比為1:10.7。
2、脊髓腫瘤好發(fā)于髓外??梢娪诩顾璧娜魏喂?jié)段和馬尾神經,但以胸段最多,約占42~67%,頸段占20~26%。腰骶段和馬尾占12~24%。本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最多見于20~40歲的成人。男女之比約為1.5:1.,,,,分類,(一)、根據腫瘤與脊柱水平部位的關系分為:頸段、胸段、腰段及馬尾部腫瘤。(二)、按腫瘤的性質與組織學來源分為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前者有神經鞘瘤、脊膜瘤、血管瘤、皮樣囊腫、表皮樣囊腫、脂肪瘤及畸胎瘤等。后者有膠質瘤、侵
3、入瘤及轉移性腫瘤。,,,分類,(三)根據腫瘤與硬脊膜的關系分為兩大類:即硬脊膜外腫瘤和硬脊膜內腫瘤,后者又 分為髓內腫瘤和髓外腫瘤。(1)髓內腫瘤:主要為神經膠質瘤約占10%。(2)髓外腫瘤:較常見,約占脊髓腫瘤的65%。絕大部分為良性,手術切除效 果良好。硬脊膜外腫瘤約占25%,以惡性腫瘤居多。,,,分類,,,臨床表現(xiàn),椎管內腫瘤 依病程發(fā)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一、刺激期。二、脊髓部分受壓期。三、
4、脊髓完全受壓期 。,,,臨床表現(xiàn),神經根刺激期: 是疾病的初期,其特點是神經根性疼痛或感覺異常一蟻行感、刺痛、灼痛等。表現(xiàn)在鄰近腫瘤受壓的神經后根所支配的區(qū)域內。這種根性疼痛開始時間為間歇性的,常在咳嗽、噴嚏、勞累時加劇。此時檢查可以沒有任何感覺障礙,或者在相應神經根支配區(qū)域內有感覺過敏。以后隨神經根壓迫或牽拉的加重,出現(xiàn)感覺減退或感覺消失。,,,臨床表現(xiàn),脊髓部分受壓期: 在神經根刺激癥狀的同時或之后出現(xiàn)脊髓
5、傳導束受壓癥狀。由于髓外腫瘤尤其是神經纖維瘤對脊髓的壓迫逐漸加重,發(fā)展為脊髓半側受壓綜合癥。表現(xiàn)為同側運動障礙及深感覺障礙,對側痛、溫覺障礙,雙側觸覺正?;驕p退。,,,臨床表現(xiàn),脊髓完全受壓期: 是腫瘤后期。常由脊髓部分受壓或不全性截癱發(fā)展以至最終出現(xiàn)完全性截癱即脊髓完全受壓期。腫瘤平面以下、深淺感覺消失,肢體完全癱瘓和痙攣,并出現(xiàn)大小便障礙。此期尚可發(fā)生麻痹肌的痙攣,重者可有抽搐,肢體關節(jié)傾向于攣縮。,,診斷及治療,診斷,治
6、療,1,2,,,,,,診斷,脊髓壓迫的基本臨床特征是病程緩慢,呈進行性加重的節(jié)段性的脊髓長束壓迫癥狀。節(jié)段性癥狀如病變節(jié)段的神經根痛,感覺過敏,以及下運動神經元性肌肉萎縮是脊髓瘤的早期可疑征象。脊髓長束受壓如錐體束受壓迫時,早期表現(xiàn)為步態(tài)異?;蝓诵校笃诒憩F(xiàn)下肢痙攣癱瘓。,,,,診斷,輔助檢查:1.脊柱X線照片檢查2.椎管CT及MRI掃描檢查,,,,治療,(一)、手術治療:椎管內腫瘤尤其是髓外硬膜內腫瘤屬良性,一旦定位診斷明確,
7、應盡早手術切除,多能恢復健康。(二)、放射治療。(三)、化學治療。,,,病史簡介,175床,劉備林,男,59歲,診斷:胸12—腰1髓外占位,于2016年06月14日入院,20日轉入我科。主訴:腰部疼痛及雙下肢放射痛2年。體檢:體溫36.8℃,脈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20/8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穩(wěn),營養(yǎng)尚可,心肺聽診無明顯異常,肝脾、肋下未及腫大,脊柱無畸形,肛門外生殖器無異常。既往史:高血壓病史
8、6年,口服藥物,控制平穩(wěn)。,,,,病史簡介,??茩z查:神智清楚,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2.5mm,光反應靈敏,L4-5棘間及椎旁輕度壓痛和叩擊痛,四肢肌力V級,肌張力正常,右下肢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輔助檢查:MRI示:T11-L1水平髓外硬膜下可見一異常信號。心電圖、胸片未見異常。完善術前準備于2016年06月330全麻行T11-L1椎管內腫瘤切除術,術后平穩(wěn)。,術前腰椎動力位片,L5,L4,L3,術前腰椎MRI,→,→,→,→,→
9、,術后MRI,,1.術前護理診斷,術前準備、術后護理及出院指導,2.術后護理診斷,3.術前護理,4.術后護理,5.出院指導,P:疼痛-與腫瘤壓迫脊髓有關。 I:措施:指導病人采取適當體位,減少神經根刺激以減輕疼痛,遵醫(yī)囑給予布洛芬或奇曼丁等止痛藥緩解病人疼痛。 O:結果:病人疼痛得到緩解。,,術前護理診斷,,,術前護理診斷,P:焦慮—與環(huán)境改變,害怕手術,不能預料疾病
10、的后果有關。I:措施:做好病人術前護理,認真解答病人提出有關手術的問題,向病人介紹手術成功案例,幫助病人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積極配合手術。 O:消除患者心理負擔順利完成手術。,,,術后護理診斷,1、有出血的可能—與手術創(chuàng)傷大有關。2、腦灌注異常—與術后腦水腫、顱內壓高、腦缺血缺氧有關。3、有體溫異常的危險—與感染、術后吸收熱、有關。4、有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的危險。5、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肢體活動障礙有關。6、便
11、秘—與長期臥床有關。7、有外傷的危險—與肢體活動障礙有關。,,,術前護理,(1)椎管內腫瘤患者大多癥狀較重,患者心理壓力大,情緒低落,煩躁不安。做心理護理時,注意語言技巧,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2)防止褥瘡發(fā)生。椎管內腫瘤患者多有肢體癱瘓,自己不能翻身,加之損傷平面以下的皮膚有神經營養(yǎng)障礙,承受壓力的骨突部位極易形成褥瘡。要預防褥瘡的發(fā)生,護理工作是關鍵,需嚴格按褥瘡預防常規(guī)進行護理,加強患者肢體的被動
12、活動及功能鍛煉,改善皮膚營養(yǎng),防止肌肉萎縮。,,,術前護理,(3)大、小便異常的護理。如尿潴留者應留置導尿管,要多飲水,防止泌尿系統(tǒng)感染。如有大便秘結,應口服緩瀉劑,經常食人粗纖維食物。對頑固性便秘者,必要時灌腸,及時排出糞便。 (4)手術前應了解病變部位性質及其上下節(jié)段和范圍,以便于觀察病情,做好術前準備工作。皮膚準備范圍:①第1~2頸椎,要剃光頭部毛發(fā);②第3~7頸椎,上至發(fā)際5cm,下至肩胛上角,兩側至腋中線;③
13、胸段,上至發(fā)際,下至尾骶部,兩側至腋中線;④腰段至馬尾部,肩胛下角至臀橫紋,兩側至腋中線,剃陰毛;⑤常規(guī)備血,術前晚禁食水。,,,術前護理,(5)術前晚給予甘油灌腸劑灌腸。 (6)按醫(yī)囑將所需x線攝片、CT片、MRI片送人手術室。 (7)準備硬板床。如有截癱者加氣墊床。高位頸段手術者,備氧氣、吸痰機、等。,,,術后護理,(1) 生命體征的觀察 術后保持呼吸道通暢,持續(xù)低流量吸氧(氧流量2~4 L/min)。進行床旁心
14、電監(jiān)護,每小時測1次血壓、脈搏、呼吸及血氧飽和度,并認真做好記錄;密切觀察患者神志、瞳孔,面色、尿量的變化。 (2)體位護理 臥硬板床,術后去枕平臥6 h,12 h內取平臥位以利壓迫傷口止血,每2 h翻身1次,翻身時保持頭、頸、軀干呈一直線,滾動翻身,動作輕穩(wěn),切勿扭轉,保持脊柱穩(wěn)定,防止脊髓損傷,翻身后保持肢體處于功能位置,使患者舒適,預防壓瘡和肢體痙攣收縮。,,,術后護理,(3) 切口及引流管的護理 椎管內腫瘤手術創(chuàng)傷大,
15、出血多,術后常規(guī)放置引流管,防止?jié)B血積聚造成對硬脊膜的壓迫。注意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引流管滑脫扭曲、壓迫;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及性狀。一般術后48~72 h引流量明顯減少。當引流量<50 ml時說明椎管內滲出減少,也無活動性出血,可拔除引流管。,,,術后護理,(4)腦脊液漏的觀察, 術后24 h引流顏色為暗紅色血性液,24~36 h逐漸變淡直至轉為淡紅色。若引流量>400 ml/d且顏色呈鮮紅色,提
16、示為活動性出血,應及時匯報醫(yī)生處理。如引流量增加且顏色清亮,提示引流管內混有腦脊液,報告醫(yī)生處理并采取頭低腳高位,適當掛高引流球的位置,以防止引流過多致顱內低壓,待引流液由血性變?yōu)闊o色清亮液則可拔管。,,,術后護理,(5) 按醫(yī)囑給予禁食,補液,第2天可進食流質,注意進食后有無腹脹情況出現(xiàn)。 (6)密切觀察病情。頸段手術病人,定時測量生命體征、神志、瞳孔情況,并準確記錄,及早發(fā)現(xiàn)腦疝的前驅癥狀,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遵醫(yī)囑及時應用
17、脫水劑。保持體溫正常。體溫39 度者遵醫(yī)囑應用解熱藥及頭部物理降溫等,以減慢腦細胞代謝,減輕腦水腫。胸、腰段手術,測量血壓、呼吸、脈搏,每小時1次,血壓穩(wěn)定后改為每2~3小時測1次。術后24小時病情無特殊可按醫(yī)囑停止測量。,,,術后護理,(7) 頸髓或高位胸脊手術給予吸氧。觀察病人呼吸及排痰情況,指導病人進行深呼吸和咳嗽排痰活動,做好吸痰和氣管切開準備,預防呼吸道感染。 (8)留置導尿管的病人,每天清洗外陰2次,
18、觀察、記錄尿液的顏色、性質和量。 (9)雙下肢感覺、運動觀察 患者麻醉清醒后注意觀察其四肢感覺及活動情況,進行動態(tài)感覺平面及肌力測定,并與術前比較,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術后肢體恢復感覺期間,可能出現(xiàn)疼痛或麻木感,應向病人做好解釋、安慰工作,術后2周,病人無截癱情況,應鼓勵下床活動,加強肢體功能鍛煉。,,,術后護理,(10)預防并發(fā)癥的護理。若腫瘤在手術中不能切除或部分切除,或行椎板減壓術,癱瘓部分大都不能恢復,需按截癱護理
19、。但癱瘓患者極易發(fā)生并發(fā)癥,因此,必須做好以下的護理: 1)褥瘡的預防。①每2小時翻身1次,避免受壓過長時間,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②保持床單干燥平整,衣服弄濕隨時更換,保持皮膚清潔、干燥。,,,術后護理,2)預防肺部并發(fā)癥。注意保暖,防止受涼。保持呼吸道通暢,翻身時輕扣背部或行霧化吸人,促使病人將痰咳出,預防墜積性肺炎發(fā)生。 3)泌尿道的護理。①尿潴留者留置導尿管,每4小時放尿1次,導尿管每半個月更換一次,每日用鹽水250
20、或100ml加慶大一支膀沖,每日2次。②每日2次清潔尿道口,注意無菌操作。,,,術后護理,4)輕腹脹及大便異常的護理。①腹脹氣者用松節(jié)油涂擦腹部后用熱水袋熱敷或肛管排氣法減輕脹氣;②大便失禁者易引起肛門周圍及會陰皮膚紅、腫、糜爛和炎癥,護理病人時要保持該部位皮膚清潔、干燥,尿布要隨時更換,每次便后用溫水擦洗干凈肛門周圍及會陰部皮膚,如皮膚發(fā)生糜爛可涂氧化鋅軟膏或鞣酸軟膏;③大便秘結者可用輕瀉劑或腸道潤滑劑預防,若5天無大便可用甘油栓、開
21、塞露、肥皂水或鹽水低壓少量灌腸。無效時,應戴手套用手指自肛門掏出糞塊,注意動作要輕柔。,,,術后護理,5)肢體的護理。防肢體攣縮、畸形和肌肉萎縮,促進其功能恢復。①每日按摩癱瘓肢體1~2次,每次5~10分鐘;②定時幫助病人做截癱肢體的部位運動,每日l~2次;③輕癱的肢體要鼓勵病人進行主動活動,運動量逐漸增加;④完全截癱或不完全截癱病人,由醫(yī)護人員幫助進行,先活動大關節(jié),后活動小關節(jié),逐漸增加活動量,保持癱瘓肢體的功能位置;⑤防垂足,用護
22、足架或枕頭支撐足掌,若發(fā)生垂足則要將足底墊起使足背同小腿成垂直位。,,,放療的護理,1.做好放療前的指導。耐心向病人解釋,消除對放療的恐懼,增強信心,使病人主動配合好。2.要保護好放射野皮膚,避免化學、物理刺激,觀察有無皮膚反應。3.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瞳孔變化,準確記錄。,,,化療的護理,需密切觀察化療不良反應,常見有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應鼓勵病人進食高蛋白、高纖維素、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反應嚴重者給予鎮(zhèn)靜、止吐
23、劑或配合針灸,如中脘、內關、曲池、足三里等穴位。補充液體,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出院指導,1.出院后仍需睡硬板床,注意一字形翻身,保持頭、頸、軀干一致,防止脊柱扭曲,造成脊髓再損傷。2.保持背部傷口的清潔、干燥。3.出院后半年內腰部不能大幅度旋轉彎腰根據醫(yī)生對術后脊柱穩(wěn)定的判斷,囑患者術后3個月內在腰圍保護下可離床活動,避免彎腰及抬重物。4.出院后應避免重體力勞動,避免長時間的站立。,,,出院指導,5.注意營養(yǎng)的均衡,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