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不良習慣及改進措施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學生的不良習慣及改進措施中學生的不良習慣及改進措施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說:“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曾語重心長地說:“好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吃虧,想改也不容易了?!笨梢姡訌妼W生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而良好班風是班級教育能否順利進行的基石。一、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種種表現(一)毫無勤節(jié)約意

2、識,生活攀比之風盛行。如今許多同學的家庭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改善,家庭的收入有所增加,對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學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艱苦奮斗的觀念在一些同學們的腦海中日趨淡薄。拿手機,穿名牌,比吃、比穿、比闊氣成了同學們之間的盲目追求,一味追求高消費、高享受。把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置于腦后,出現了不認真做好作業(yè)、不認真值日和勞動的現象。(二)道德意識明顯淡化,無視文明禮貌的重要意義。在公共場所無所顧忌地大聲喧嘩、起哄

3、;缺乏起碼的衛(wèi)生習慣,隨地吐痰,隨手亂丟果皮雜物,甚至隨手將剩飯亂到;乘公共汽車搶占座位,見到老師和長輩不予理睬;同學之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甚至大動干戈;更有甚者,以羞辱別人為快樂,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三)欠缺公共意識,社會責任感不強。還有些同學因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行為取向趨向選擇實惠和以自我為中心因而,在學校的教室里,雪白的墻壁上留下了“試比高”的腳?。唤淌覍W習場所,好好的座位傷痕累累;平時

4、勞動、搞衛(wèi)生,計較個人得失;面對社會上的壞人壞事,缺乏社會責任感和見義勇為的勇氣。(四)學習得過且過,毫無進取之心?,F在的學生,大多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得過且過,毫無進取之心精神。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每天都是追求好吃好睡,所以造成學習得過且過。自我意識明顯分化、情緒控制能力較低、缺乏人際溝通能力缺乏學習動機和興趣等。以自我為中心、表現欲望強烈,更加崇尚領導力和榮譽,但團體意識差,同學間的溝通和交流不夠深入,班級的凝聚力和合心力的形成

5、過程很慢。因此,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勢在必行。對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訓練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一是學生對認知教育不以為然;二是一些不良習慣在未進初中前早已養(yǎng)成,有些學生對強化訓練產生逆反心理。二、破解養(yǎng)成教育困惑的對策(一)、優(yōu)化“規(guī)范”的認知教育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的方式是:強化教育目的,而淡化教育痕跡。1、職責導行。就是以職載責,把對規(guī)范的認知教育和訓練變成廣大學生的必須行動。同學們各自職責明確,并且在此過程中,“不知

6、不覺”地認知,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自我“規(guī)范”訓練。2、傳統(tǒng)美德導引。我國幾千年的悠久道德傳統(tǒng)中有大量的有價值的精華,如孝敬父母、愛國憂民、睦鄰重友、樂善好施、敬老愛幼、勤勞節(jié)儉、敬業(yè)樂業(yè)、見義勇為、惜時守信等等,凝聚著民族精神。通過講故事、讀書節(jié)、演講比賽、為父母、長輩做一件好事的主題班會等活動,自然而然恰如其分地向學生提出訓練要求:(1)虛心聽從父母長輩的正確指導;(2)主動讓父母了解自己的情況,特別是交友情況,以便及時得到父母的

7、教育幫助;(3)自覺接受父母的監(jiān)護,外出要向父母告之去向,不擅自在外住宿;(4)爭做家庭小主人。對父母有禮貌,平時不和父母鬧脾氣;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分擔父母的負擔。父母不在時,熱情招待上門的親朋好友。通過實踐,不少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養(yǎng)成了孝、的口里聽到一句話:“我們的老師是這樣說的?!痹谶@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師在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同時,自己也要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習慣。教師在教學中也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

8、響。2從小開始培養(yǎng)。有研究指出,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越早越好。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主張:好習慣的培養(yǎng)最好是心理還很清新,沒有形成錯誤觀念,沒有養(yǎng)成壞習慣時就開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刻,這一時期容易養(yǎng)成好習慣。3要從細節(jié)開始,持之以恒。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jié)開始。在教學中,有許多的“細節(jié)”,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的聲音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這些細節(jié),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習慣。4校內外

9、雙軌并行。除了學校,學生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除了在學校處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外,還要與家長密切聯系,請求家長配合老師的工作。在家庭中,家長也要督促學生學習,時刻提醒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工作中,教師要經常進行家訪,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行為,及時獲取反饋信息,及時矯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六)自主約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1、自覺遵守紀律行為習慣教育紀律是提高學習成績,克服不良行為習慣的保證。習慣養(yǎng)成從身邊的每

10、一件小事做起:在學校幫助同學,遵守紀律,愛護集體;放學后遵守交通規(guī)則。通過這樣的教育學生思想覺悟有很大的提高。同時要加強我們同學們的組織紀律性教育,如早自習,教室內能安安靜靜的,課間操場學生能自覺遵守紀律。狠抓課堂紀律,在課堂上學生要遵守紀律,要學會放得開,收得住。這些養(yǎng)成教育在開學初我們的同學就要做到扎實有序,這樣就會使我們的同學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自主學習習慣教育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須反復抓

11、,抓反復,尤其對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他們對學習沒有興趣,自暴自棄,針對這些學生我們也會要求我們的老師和家長不能歧視,相反要給你們格外的關照。我認為批評永遠不如激勵奏效,要讓這些同學找回自尊與自信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要相信他們的潛力,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fā)展。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我們也會要求我們的教師應更多地肯定學生回答正確的地方,學生有過錯時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真誠地幫助他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多表揚,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

12、發(fā)現點滴進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潮,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自主學習能力大大提高。3、自我管理習慣教育有些同學在課間午間老師不在教室時,往往自控能力較差,常常有講閑話、搞小動作,甚至追逐打鬧,大聲喧嘩的現象,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的同學一定要作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覺投入學習中,并實行民主管理法。班干部要負起一定的管理班級的責任努力提高我們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養(yǎng)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行為習慣。如果這樣的行為習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