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階段性測試題二階段性測試題二(必修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地球上的大氣)本卷分本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選擇題)和第和第Ⅱ卷(綜合題),滿分100分,分,時間時間9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選擇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每小題2.5分,共分,共50分)(2012安徽合肥安徽合肥)讀合肥合肥“城市城市熱島熱島”效應示意示意圖(下圖),完成,完成1~2題。1熱島效應形成了市、郊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稱為城市風系,在熱島效應形
2、成了市、郊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稱為城市風系,在近地面的風又稱為鄉(xiāng)村風。近地面的風又稱為鄉(xiāng)村風。A地鄉(xiāng)村風的風向是地鄉(xiāng)村風的風向是()A東南風東南風B東北風東北風C西北風西北風D西南風西南風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合肥市市中心合肥市市中心N地氣溫高氣地氣溫高氣壓低,低,A地氣地氣壓梯度力梯度力應指向N,在北半球受地,在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形成偏向力作用下形成東南風。2下圖中正確表示下圖中正確表示N地近地面在豎直方向上等溫面與等壓面地近地
3、面在豎直方向上等溫面與等壓面配置的是配置的是()B氣壓帶氣壓帶M和風帶和風帶b交替控制形成熱帶草原氣候交替控制形成熱帶草原氣候C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伏旱天氣與氣壓帶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伏旱天氣與氣壓帶M無關無關D南亞夏季風的形成與風帶南亞夏季風的形成與風帶c的北移有關的北移有關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由圖可知,可知,a和c之間的區(qū)域的區(qū)域終年受赤道低氣年受赤道低氣壓帶壓帶控制,控制,全年高溫,但并非全部多雨,更非溫和濕全年高溫,但并非全部多雨
4、,更非溫和濕潤;氣;氣壓帶壓帶M為副熱帶熱帶高氣高氣壓帶壓帶,風帶風帶b為西風帶風帶,它,它們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長江中下游江中下游地區(qū)的伏旱天氣,是受副地區(qū)的伏旱天氣,是受副熱帶熱帶高氣高氣壓控制而形成的,與氣控制而形成的,與氣壓帶壓帶M有關;南關;南亞夏季的西南夏季的西南風是南半球的是南半球的東南信南信風c北移后偏北移后偏轉而成。而成。下圖為圖為西藏怒江流域西藏怒江流域1971~2007年年降水量和年平均
5、氣溫的年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氣溫的變化趨勢圖趨勢圖(細線為歷細線為歷年值,點,點線為線為多年平均多年平均值,粗,粗線為變線為變化趨勢值趨勢值),讀圖,完成,完成5~6題。5由圖可知西藏怒江流域由圖可知西藏怒江流域()A1971~2007年年降水量逐年增加年年降水量逐年增加B1971~2007年年平均氣溫呈波動上升趨勢年年平均氣溫呈波動上升趨勢C1971~2007年年降水量均小于多年平均值年年降水量均小于多年平均值D1997~2007年年平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3走向高考,賈鳳山,高中總復習,地理,4-5-3
- 2017走向高考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輪總復習階段性測試題8含答案
- 區(qū)域地理階段性測試題
- 區(qū)域地理階段性測試題
- 高考生物階段性測試題三
- 高三歷史(岳麓版)總復習階段性測試題7
- 初二物理階段性測試題.doc
- 高中世界地理復習階段測試題
- 九年級中考復習階段性測試題2
- 教材113章階段性測試題
- 階段性測試題六本冊綜合測試題
- 教材7章階段性測試題
- 教材7章階段性測試題
- 2017年度高三地理二輪專題復習階段性測試題三
- 必修二總復習測試題
- 2017年度高三地理二輪專題復習階段性測試題四
- 2017年度高三地理二輪專題復習階段性測試題三
- 2017年度高三地理二輪專題復習階段性測試題四
- 階段性測試題財政學部分
- 地理高考仿真訓練測試題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