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點清朝國君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評點清朝國君清朝,又稱大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滿族所建立并統(tǒng)治全國的封建王朝。1616年,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國并稱汗,國號大金,歷史上稱之為后金。1636年,其子太宗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從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共有十二位皇帝進行過統(tǒng)治,這些最高統(tǒng)治者在位期間在各方面有利有弊,下面我將有針對性地選擇五位最高統(tǒng)治者就其為政的突出之處、功罪惡善之處,發(fā)表一些自己的看

2、法。順治順治,清世祖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是清太宗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生母為孝莊文皇后,是滿清入關之后的第一位皇帝?;侍珮O生前并沒有對立儲之事有明確的指示,導致死后對儲位的爭奪不斷,主要集中在多爾袞和豪格之間,而順治帝的即位是權力斗爭和平衡的結果,因此順治帝6歲即位時并沒有實權,國家真正的權力掌握在多爾袞手中。在順治帝親政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為滿清王朝在漢族聚集地能有幾百年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首先,清朝初入

3、關,國家四分五裂,順治改多爾袞的“勤兵黷武”為撫剿并重,為國家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其次,順治在整頓吏治,改善政治,提高國家機器的行政效率,恢復社會經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了加強清王朝的統(tǒng)治,穩(wěn)定社會秩序,順治希望建立一個比較廉潔的,有行政效率的政府機構,因此他在懲罰貪污上特別嚴厲,并且精簡了官僚機構的冗官,這些措施不僅達到了上述的目的,也減少了政府的財政開支。再者,順治調整統(tǒng)治機構,建立起以內閣為中樞的中央集權體制。順治親政后先罷免了

4、諸王、貝勒、貝子等管理各部事務的權力,又來又逐漸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設立翰林院編修國史實錄,內閣專門辦理政務,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還廢除了滿漢大臣的差別待遇,這個做法既贏得了漢族地主的支持,也有利于發(fā)揮漢族官員的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滿族貴族的權力,有利于鞏固以滿族統(tǒng)治者為核心,滿漢封建勢力聯(lián)合專政,并且有利于緩和民族矛盾。最后,順治獎勵墾荒,改革賦役制度。清朝統(tǒng)治者入關之后,由于戰(zhàn)火不斷,土地大片荒蕪,加上兵費開支龐大,國

5、家財政狀況極度困難。對于國家財政的困境,順治沒有采取擴大加派的方法,而是一面招撫流民,獎勵墾荒,一面改革賦役制度,從而在根本上做到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這樣的做法既可以將流民固定在土地上,減少社會的不穩(wěn)定因素,又可以逐漸恢復生產,增加稅源,緩解財政危機。另外,順治還按照張居正“一條鞭法”的精神改革賦役制度,簡化了征賦的項目,解除了人民的負擔,還把不急需使用的物資變成白銀,從而解決國家的財政困難。人無完人,有由,而是一味地武裝鎮(zhèn)壓,這一點充

6、分暴露了他的兇殘暴戾。在思想方面,康熙加強思想統(tǒng)治,推崇孔孟之道,尊奉程朱理學,是活躍的思想界又沉寂了下來。在對外方面,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使得中國落后于世界發(fā)展的潮流,并且康熙始終把西方具有最新科學技術含量的貢品當成是宮中的玩物,十分荒謬。雍正雍正,清世宗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是清朝入關后的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在這位皇帝的即位問題上一直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說法,有的認為是“雍正改詔說”,另一種則認為是“

7、隆科多改詔說”,具體如何還沒有明確的定論。就是因為經歷過這種殘酷的儲位斗爭,因此雍正對于確立繼承人方法的問題,有過很多的考慮,后來在其即位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創(chuàng)設了秘密立儲法,這種制度具有保密性,為以后清朝大統(tǒng)的繼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雖然對于雍正取得皇位存在爭議,但是雍正對于大清的貢獻是無可非議的,尤其是在財政改革方面的貢獻。賦役不均是清朝入關以后長期影響社會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重大問題,清初沿襲明朝,實行“一條鞭法”使得出現(xiàn)稅額和現(xiàn)有人丁

8、數(shù)目嚴重不實的情況,更有甚者地方士紳和官員相勾結,把負擔轉嫁給百姓,出現(xiàn)大量貧困農民甚至被迫逃亡異鄉(xiāng)。雍正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決定實行“攤丁入畝”,即將丁銀總額平均攤入地畝或者田賦征收。這種方法簡化了稅收的原則和手續(xù),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賦稅不均的情況,增加了地主的賦役,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減少了戶口隱漏,穩(wěn)定了社會經濟,促進了生產發(fā)展,是國家的財政收入有了保障,改善了財政狀況。同時,農民不再被強制束縛在土地之上,大量剩余勞動力可以流

9、動,從事各種活動,從而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活躍。另一項財政改革是“耗羨歸公,設置養(yǎng)廉”。清代在征收銀兩時,銀兩形狀、大小、成色不同,需要統(tǒng)一熔銷鑄造成相同的銀錠上繳戶部,但在熔銷過程中有所損耗,被稱為“耗羨”,為彌補這些損失,會在征收的同時收耗羨附加,使得地方吏治腐敗,官員貪污之風盛行。針對這種現(xiàn)象,雍正帝宣布實行耗羨歸公制度,即各省征收一定比例的耗羨,并且全部上繳中央國庫,中央政府再給予地方官員一定數(shù)額的養(yǎng)廉銀和辦公經費。這些措施實

10、施之后扭轉了康熙后期地方官私征濫派的狀況,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百姓的負擔,而且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也基本固定了下來,保持收支平衡,是地方行政的一大進步。雍正在行政機構和管理制度上也做了一定的改革,最主要的是確立奏折制度和設立軍機處,有人認為設立軍機處取代內閣既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加強了皇權。但是我卻不這么認為,我覺得軍機處是雍正為了方便自己獨裁而設立的,因為就軍機處剛開始設置時,純粹是為了處理西北軍務,而不是為了加強皇權的。趙翼說:“雍正年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