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梅:吳冠中藝術的精神資源江梅:吳冠中藝術的精神資源2010年09月16日13:09:43作者:作者:江梅來源:來源:藝術國際字號:【大中小】一、引子關于吳冠中先生,似乎有太多的話可以說,他的藝術,他的寫作,他的思想和觀點,他的脾氣和個性,以及他所經歷的藝術陰晴、人生風雨,無疑都為我們提供了太多的研究素材和參照。吳先生本人是一個少有的刻苦、勤奮的人,他的一生總是在不停地思考和創(chuàng)作,似乎一刻也閑不下來,也因此他的創(chuàng)作數(shù)量和寫作數(shù)量都大得驚
2、人,2007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吳冠中全集》里收錄的繪畫代表作就有2048件,2008年團結出版社出版的七卷本《吳冠中文叢》更是收錄了他的散文、評論、雜文以及與師友的通信等文字多達百萬余字,影響之深廣,在同時代畫家中堪稱首屈一指。而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來,吳先生又因屢次發(fā)表超前越軌的藝術觀點引發(fā)論爭,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人物,于是別人筆下有關吳先生的文字匯合起來也是蔚為可觀的了。想說吳先生,真是一言難盡。那么,還是先從與吳先生結緣說起
3、吧。2002年,上海美術館計劃為吳先生舉辦回顧展。我有幸被館里選派擔任這個重要展覽的策展人。吳冠中先生是我很敬重的前輩,在大學讀書的時候,我就研讀過他寫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發(fā)美術界大討論的文章,深為其大膽直言的勇氣和膽識折服,心目中將其放在文革后中國現(xiàn)代藝術運動的先驅者位置,因為在當時的中國美術界,他提出的觀點猶如寒冬過后的陣陣春雷,起到了“驚蟄”的效果,激活了美術界的一潭死水。作為美術館的工作人員,我開始了與吳先生的接觸。和美術
4、館的領導、同事們一起去北京拜訪吳先生,商談展覽的各種細節(jié),傾聽他對作品展示方面的要求。吳先生給我的印象是,生活簡樸,為人隨和,思維敏捷,邏輯清晰,談及藝術時語鋒犀利、充滿激情。2005年秋,在經歷將近三年的籌備工作后,吳先生的回顧展在上海美術館順利開幕。病后初愈的吳先生在家人陪同下從北京坐火車來上海,參加了開幕式。那次他顯然非常高興,對展覽很滿意,因為他在原本答應捐贈給上海美術館做收藏的五幅代表性畫作之外又額外多捐贈了一幅。這讓我們所有
5、參與的人感到非??煳浚矎男牡赘兄x吳先生對上海美術館的認可和慷慨。更讓我們高興的是,參加完開幕式回去后,從北京傳來的消息,吳先生的身體越發(fā)好轉、康健了。之后,不間斷地看到吳先生在上至藝術廟堂的故宮博物院下至民間草根的“798”的一個個展覽,看到吳先生長袖飛舞出新的油彩、墨彩。時光斗轉,一晃又是三年。吳先生與上海美術館的緣分還在繼續(xù)。2007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得到新的通知,吳先生決定再次捐贈作品給上海美術館。很快,館長將吳先生長子吳可雨先
6、生傳來的一份捐贈作品清單交到我手上,一共有六十六件作品,油畫三十幅,水墨三十六幅,創(chuàng)作時間從1963年到2003年,跨越四十年,囊括了吳先生各個時期的藝術風格和實踐。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清單,作品質量之精、高,看后讓人感到欣喜而欽佩。問題,保持最初的愛,就像兒童對著星光感悟的瞬間,并在結尾處特別列舉了兩位西方文人離世時留下的話語,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告訴他們,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作家司湯達說:“活過,愛過,寫過”,如此簡單自足的臨終之語,
7、讓作者無限感慨而奮發(fā)。在我看來,王小波所談論的“師承”和“精神家園”,既是在以自己的切身經驗談論現(xiàn)代漢語文學的精髓之處,談論一種以純真眼光觀察世界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是更重要的,他通過平實、生動的敘述揭示了文化傳承實現(xiàn)的實質—人的自由思考和獨立精神。這讓我不禁立刻想到了吳冠中先生,想到他的藝術師承和他的藝術背后的精神家園,想到那些隱現(xiàn)于他的藝術之中、出沒于他的文字之間的先哲和師友,那些古往今來在藝術上和思想上與他聲氣相通、志趣相投的
8、人中之杰,他們影響和激勵了他的藝術追求,建筑了他藝術的思想底蘊。林風眠、潘天壽、吳大羽、蘇弗爾皮教授……這些都是在吳冠中的藝術生涯中直接指導其創(chuàng)作、開啟其視野的師長,他們在藝術上的身體力行和對藝術的態(tài)度與觀點,在不同的階段,對他走中西融合之路、創(chuàng)造現(xiàn)代性中國繪畫的實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吳冠中先生的許多回憶和紀念性文字里,都是以飽含著尊敬和情感的筆調描述自己對他們的印象和交往經歷,真誠地剖析自己對他們藝術觀念的認識和理解。在艱難和孤獨的
9、處境中,是他們的藝術理想和文化識見,他們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自由思考和創(chuàng)造精神,長久地慰藉和鼓勵著他對藝術的不懈求索。他們無疑是吳冠中藝術師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其精神家園里的重要成員。然而在這里,我想要說的還不是這些可敬的師長們。在吳冠中先生的繪畫作品和文字寫作中,我分明還看到有三位靈魂式的人物存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奠定了吳冠中藝術、生命和思想的色彩,他們稱得上其精神資源的核心、師承中的主脈。他們是魯迅、梵高和石濤。(一)魯迅魯迅對吳
10、冠中藝術個性和文化人格方面的影響是深遠的。魯迅愛憎分明、直面現(xiàn)實的性格、深刻犀利帶有批判色彩的思想、對苦難祖國的熱愛和文化救國的夢想,在他的言行和創(chuàng)作中均可發(fā)現(xiàn)深在的秉承。按吳冠中自己的說法,魯迅對他的影響是終生的,他的原話是:“中學時代,我愛好文學,當代作家中尤其崇拜魯迅,我想從事文學,追蹤他的人生道路。但不可能,因文學家要餓飯,為了來日生計,我只能走‘正’道學工程。愛,有多大的魅力!她甚至操縱生死。愛文學而失戀,后來這戀情悄悄轉入了
11、美術。但文學,尤其是魯迅的作品,影響我的終生?!盵2]至于為何在當代作家中最崇拜魯迅,則是因為“到初中,我接觸到魯迅的著作《傷逝》、《孔乙己》、《阿Q正傳》、《秋夜》,人世間的真實像一把劍深深刺入了我的心臟,我動心了,體會了文學的力量,通過文學進入了人世間,辨其美丑。同時更深深愛上語言之美”。[3]后來,“誤入藝途,從事了繪畫,也曾下決心要在繪畫中做出魯迅那樣的功績?!盵4]1950年,吳冠中從法國留學回國,準備大展其藝術鴻圖。誰知時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吳冠中的藝術研究
- 吳冠中藝術思想研究.pdf
- 淺談吳冠中及吳冠中油畫《北國風光》的藝術研究
- 吳冠中水彩繪畫藝術研究
- 繼承與革新——論吳冠中的藝術探索.pdf
- 試解讀吳冠中繪畫藝術的現(xiàn)代意義.pdf
- 從具象到抽象的演變——論吳冠中的藝術
- 吳冠中水彩繪畫藝術研究_8345.pdf
- 探析吳冠中在“中西融合”中尋求創(chuàng)新的藝術之路.pdf
- 淺析吳冠中繪畫
- 不負丹青吳冠中
- 試論吳冠中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中西融合藝術探索.pdf
- 論吳冠中中國畫藝術的當代性.pdf
- 從吳冠中繪畫藝術中的“純粹性”淺談自身創(chuàng)作體會.pdf
- 殊途同歸——波洛克與吳冠中抽象藝術研究.pdf
- 具象性與抽象性的融合——吳冠中繪畫藝術研究.pdf
- 2014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與科學創(chuàng)新獎獎學金
- 吳冠中水墨形式構成研究
- 融匯中西 開創(chuàng)新派——論吳冠中藝術探索的成就及意義.pdf
- “筆墨等于零”——結合吳冠中畫作的藝術衍生品再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