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提升我國司法公信力的對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論提升我國司法公信力的對策摘要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會的重要標志,也是十八大后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司法公信力在緩步提高的同時仍面臨巨大挑戰(zhàn),全面樹立司法機關權威、提升司法公信力已成為當務之急。本文通過梳理司法公信力的內涵及現(xiàn)狀,提出維護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部分對策。關鍵詞司法公信力現(xiàn)狀對策作者簡介:龍俊迪,吉林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學理論、刑法學;趙彥雙,法學碩士,講師,吉林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團委書記,研究方

2、向: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經(jīng)濟法。中圖分類號:D9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13)0410802一、司法公信力的內涵司法公信力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集合概念,理想的司法公信力是社會公眾對司法結果的心理預期與司法權實際運行相一致,進而從內心產生對司法活動及其結果的認同和尊重。廣義上的司法公信力包括法院公信力和檢察公信力,具體是指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所進行的一系列司法活動所產生的信任度和影響力。從狹義來講,司法公

3、信力是指社會公眾對審判權的運行及運行結果所具有的心理認同感。豍通常說的司法公信力僅指法院公信力,即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及3錯案造成公眾對司法工作人員無能的印象,法官職業(yè)水平不斷遭到質疑,人民法院專業(yè)、嚴肅的形象在公眾心中一落千丈。此外,由于個人道德修養(yǎng)和思想覺悟的不同,司法工作人員腐敗現(xiàn)象屢見不鮮。當事人在發(fā)生訴訟時往往試圖通過“找關系、托熟人”的方式以期案件能朝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fā)展,雖是中國人情社會的歷史原因使然,但也能極大反

4、應出人們對司法工作者道德素質和職業(yè)操守的不信任。2.司法活動不能完全獨立,法院審判公信力不高。一直以來,人民法院在行使審判權過程中排除任意干擾能力較低,裁判結果更易受外部因素影響而左右搖擺,不僅包括不能有效對抗來自不當社會輿論的侵害和干擾,還包括無法對公權力干擾司法權運行的有效抑除。行政權力和社會輿論力量的過于強大使得法院司法權在二者的夾縫中步履維艱,司法活動體現(xiàn)出“行政化”和“輿論化”特征。3.執(zhí)行能力有限,法院執(zhí)行公信力較低。法的執(zhí)

5、行是法律實現(xiàn)的重要途徑,也是驗證司法公信力水平的有力方式?!皥?zhí)行難”一直是困擾司法領域的尖銳問題,也從側面反映了社會對于法律法規(guī)的極大漠視。不少被執(zhí)行人法治觀念淡薄,在執(zhí)行階段采取消極態(tài)度,故意逃避責任甚至對抗執(zhí)行,尤其是當執(zhí)行活動涉及行政部門或其他協(xié)助執(zhí)行人時,其往往基于自身利益或其他方面原因拒絕履行義務,相互扯皮,使得權利人無法實現(xiàn)其正當權益,進而對法院公信力產生質疑。4.上訴、信訪人數(shù)居高不下,法院裁判公信力不高。司法裁判的確定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