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護理查房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胃癌護理查房,外二科胡靜,病因,1.地域環(huán)境及飲食生活因素2.幽門螺桿菌(Hp)感染3.癌前病變。4.遺傳和基因,分類,1.按大體形態(tài)分類(1)早期胃癌 是指癌組織局限于胃黏膜和黏膜下層的胃癌,按肉眼形態(tài)可分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2)進展期胃癌 是指癌組織浸潤深度已超越黏膜下層的胃癌,又可分為息肉型、局限潰瘍型、浸潤潰瘍型和彌漫浸潤型四類。2.組織病理學分類可分為腺癌、腺鱗癌、鱗癌、類癌等

2、,絕大多數(shù)是胃腺癌。按組織結構不同,腺癌還可分為乳頭狀癌、管狀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細胞癌。按細胞分化程度不同,可分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3種。按組織起源可分為腸型和胃型(彌漫型)。3.按發(fā)病部位分類可分為胃底賁門癌、胃體癌、胃竇癌等,不同部位的胃癌決定手術術式的不同。,臨床表現(xiàn),1、癥狀早期胃癌多數(shù)患者無明顯癥狀,少數(shù)人有惡心、嘔吐或是類似潰瘍病的上消化道癥狀,無特異性。疼痛與體重減輕是進展期胃癌最常見的臨床癥狀。,

3、2、體征胃癌早期無明顯體征,可僅有上腹部深壓不適或疼痛。晚期,可捫及上腹部 腫塊。若出現(xiàn)遠處轉移時,可有肝大、腹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轉移途徑,1.直接浸潤2.血行轉移3.腹膜種植轉移4.淋巴轉移(是胃癌的主要轉移途徑。),輔助檢查,1.X線鋇餐檢查2.纖維胃鏡檢查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的部位和范圍,并可獲取病變組織作病理學檢查,是診斷胃癌的最有效方法。3.腹部超聲在胃癌診斷中,腹部超聲主要用于觀察胃的鄰近臟器(

4、特別是肝、胰)受浸潤及淋巴結轉移的情況。4.螺旋CT與正電子發(fā)射成像檢查5.腫瘤標記物,處理原則,1.手術治療(1)根治性手術 原則為整塊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潤胃壁在內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臨床分期標準整塊清除胃周圍的淋巴結,重建消化道。(2)姑息性手術 原發(fā)灶無法切除,為了減輕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發(fā)癥引起的癥狀而作的手術,如胃空腸吻合術、空腸造口、穿孔修補術等。2.化療 3.靶向治療 4.支持治

5、療,病史,患者49床吳年根,男,76歲?;颊呤加诙嗵烨盁o明顯誘因下出現(xiàn)上腹部隱痛不適,主要位于劍突下,伴納差、腹脹,無反酸、腹瀉,時有惡心、欲嘔吐,無轉移性腹痛,無肩背部放射痛。在家未予治療,癥狀持續(xù)未見緩解,于2017-12-18日來我院消化內科就診。于12-22日診斷為胃惡性腫瘤,遂轉入我科手術治療。 查體:T36.2,R:18次/分,BP:140/100mmgh,神情,精神一般,老年貌,全身皮膚無黃染,頭顱無畸形,口唇正常

6、,鞏膜不黃,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頸軟,氣管居中,頸靜脈無怒張,兩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濕性羅音,心率:83次/分,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劍突下壓痛陽性,無反跳痛,未及包塊,肝脾肋下未及,肝區(qū)叩擊痛陰性,雙下肢無浮腫,軀體及四肢淺感覺對稱存在,無肢體活動障礙。,輔助檢查,電子胃鏡示:幽門前區(qū)占位伴胃潴留。癌胚抗原:203.2[ng/ml]糞常規(guī):隱血弱陽性。腹部+盆腔增強CT示:胃竇部胃壁增厚,結合臨床考慮CA可能;肝內膽管輕

7、度擴張。病理示:(幽門前區(qū))腺癌(分化中等偏高)。,治療,患者于12-26日在全麻下行姑息性遠端胃大部切除術+畢II式吻合術。術后考慮患者高齡,手術范圍大,麻醉復蘇困難,轉重癥監(jiān)護室繼續(xù)治療。 于12-27日病情平穩(wěn)轉入我科繼續(xù)治療。遵醫(yī)囑予以抗炎補液、抑酸、氨溴索肺保護、加強腸外營養(yǎng)等對癥治療。鼓勵咳嗽咳痰,注意保護各引流管通暢,密切注意病情變化。,術前護理,1、心理護理。2 、術前準備(1)營養(yǎng)支持:給予高蛋白

8、,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和少渣食物。對不能進食者,應遵醫(yī)囑予以靜脈輸液,補充足夠的熱量。(2)呼吸道準備:患者戒煙、戒酒。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注意口腔衛(wèi)生,防止感冒咳嗽,預防呼吸道感染。3、常規(guī)準備:皮膚準備,講解術前禁食、禁飲、安置胃管的意義。,術后護理診斷/措施,1、 疼痛:與術后麻醉解除創(chuàng)口疼痛有關護理措施: 1.評估創(chuàng)口疼痛的程度,解釋疼痛的原因,性質及持續(xù)時間。 

9、;2.關心體貼病人,給病人以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 3.提供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促進病人入睡,使疼痛有所緩解。 4.指導病人使用減輕疼痛的調節(jié)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聽音樂等。 5.對于疼痛嚴重者,遵醫(yī)囑給予止痛劑,鎮(zhèn)痛后及時評估疼痛的變化,指導正確使用鎮(zhèn)痛泵。,術后護理診斷/措施,2、清理呼吸道無效:與痰液多,粘稠不易咳出有關 護理措施: 1、協(xié)助患者采取半臥位或端坐位。 2

10、、向病人及家屬說明咳嗽、咳痰的意義,鼓勵病人主動咳嗽、咳痰。 3、定時翻身拍背,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深呼吸,必要時遵醫(yī)囑予霧化吸入。 4、遵醫(yī)囑用藥,如氨溴索等。,術后護理診斷/措施,3、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胃腸功能減退、進食不足、術后禁食有關 護理措施: 1、對于不能進食者,遵醫(yī)囑予以靜脈途徑給予患者豐富的營養(yǎng)支持。靜脈補給如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等,對于術中放置空腸造口管者,可實施腸內營

11、養(yǎng)支持。  2、腸蠕動恢復后遵醫(yī)囑予拔除胃管后逐漸恢復飲食,先飲少量的水或米湯,逐步過度到半量流質飲食,全量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全流質飲食,軟食至正常飲食,少量多餐。 3、對于飲食恢復正常者,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術后護理診斷/措施,4、舒適的改變:與各種引流管及術后創(chuàng)口存在有關。護理措施:1、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暢,勿扭曲折疊受壓,引流袋低于恥骨聯(lián)合。2、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并保持其通

12、暢,防止滑落。3、提供良好的病區(qū)環(huán)境,保持床單位整潔4、定時觀察引流液的的顏色、性狀、量,并做記錄,一旦有異常應告知醫(yī)生處理。5、定時跟換引流管,注意無菌原則。同時觀察傷口敷料是否有滲液。6、知識宣教,耐心向病人解釋各種引流管的作用及重要性,以獲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P6:,舒適的改變,:與各種引流管及術后創(chuàng)口存在有關。,,護理措施:,,1.,,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暢,勿扭曲折疊受壓,引流袋低于恥骨聯(lián)合。,,2,妥善固定各引流

13、管并保持其通暢,防止滑落。,,3,提供良好的病區(qū)環(huán)境,保持床單位整潔。,,4,,,5,,,6,,,P6:,舒適的改變,:與各種引流管及術后創(chuàng)口存在有關。,,護理措施:,,,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暢,勿扭曲折疊受壓,引流袋低于恥骨聯(lián)合。,,2,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并保持其通暢,防止滑落。,,3,潔。,,4,,,5,,,6,,,舒適的改變,:與各種引流管及術后創(chuàng)口存在有關。,,護理措施:,,1.,,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暢,勿扭曲折疊受壓,引流

14、袋低于恥骨聯(lián)合。,,2,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并保持其通暢,防止滑落。,,3,,,4,,5,,,舒適的改變,:與各種引流管及術后創(chuàng)口存在有關。,,護理措施:,,1.,,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暢,勿扭曲折疊受壓,引流袋低于恥骨聯(lián)合。,,2,妥,,3,,,4,,,5,。,術后護理診斷/措施,5、活動無耐力:與術后無力,低蛋白有關。 護理措施: 1、評估患者活動能力及病情情況,若患者術后早期不能下床的情況下,可予經常翻身排拍

15、背。且可囑患者在床上活動四肢。 2、家屬可予肌肉按摩,以免引起肌肉松弛。 3、中期病情穩(wěn)定的情況下可知道患者在家屬攙扶下下床活動或坐起?;顒恿繎鶕?jù)病情循序漸進。 4、在病情允許下,可予患者高熱量高蛋白食物,有助于患者疾病恢復。,術后護理診斷/措施,6、皮膚完整性受損:與長期臥床及消瘦有關護理措施: 1、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q2h翻身,保持皮膚清潔干爽,必要時貼減壓貼保護皮膚。 2、避免摩擦力

16、和剪切力的作用:保持床單位整潔平整,翻身時避免發(fā)生拖、拉、推等現(xiàn)象。半臥位時,防止身體下滑,在大腿下墊軟枕。 3、避免局部潮濕等不良刺激。 4、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每日進行全范圍關節(jié)活動,維持關節(jié)的活動與肌肉張力。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 5、改善機體營養(yǎng)狀況。,術后護理診斷/措施,7、 排尿形態(tài)改變:與留置尿管有關。 護理措施: 1、保持留置導尿管通暢,防止扭曲滑脫。 2、每天會陰護理,定時更換引流

17、袋,觀察記錄尿液色,質,量的變化。 3、拔管前先行夾管訓練膀胱肌肉收縮功能鍛煉。 4、病情允許下,鼓勵多飲水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預防尿路感染。,術后護理診斷/措施,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梗阻 吻合口瘺 傾倒綜合征等。,潛在并發(fā)癥,健康指導,1.細嚼慢咽、少食多餐。胃部分切除的病人出院后,一般每天吃6頓,手術后3個月后一般可恢復手術前飲食。 2.葷素搭配、營養(yǎng)全面;胃手術后的病人常會導致某些營養(yǎng)

18、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會導致貧血,因此更應該注意全面營養(yǎng),均衡營養(yǎng)。 3.由稀到稠、由少到多循序漸進;一般拔除胃管后進食3天流質飲食、然后進食3天半流質飲食、再過度到普食。 4.坐位進食,適當運動。胃手術后病人往往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避免臥位進食,進食后漫步30分鐘以上再睡覺,可減輕反流發(fā)生。5.避免辛辣、過熱過冷、干硬粗糙帶刺、帶棱角的食物防止損傷消化道。特別是全胃切除的病人,食物經過食道后沒有胃的研磨、

19、酸的腐蝕直接進入了比胃薄弱很多的小腸,如果食物沒有仔細咀嚼、有刺或棱角,很可能損傷小腸,甚至引起穿孔。,飲食指導,健康指導,1、出院后,家屬應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要清潔、安靜無噪音。圓加強自身修養(yǎng),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2、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要勞逸結合、活動適度。3、養(yǎng)成定時定量細嚼慢咽的飲食習慣,避免進生冷、過冷、過燙、過辣及油膩食物,戒煙、酒。4、少量多餐,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新鮮易消化的食物。5、注意飲食

20、衛(wèi)生,囑患者慎用阿司匹林、保泰松、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因可引起胃黏膜損傷。6、應少吃含纖維較多的蔬菜、水果(橘子)或粘聚成團的食物,(如糖葫蘆、粘糕、糯米飯、柿餅)易發(fā)生腸梗阻。,康復指導,健康指導,7、避免緊張、勞累,適當體育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8、遵醫(yī)囑按時接受放療、化療及綜合治療。9、術后1年內1月-2月復查1次,病情穩(wěn)定且健康狀況良好,1年后可每年復查1次,如出現(xiàn)下列情況隨時就診:上腹部不適、疼痛、惡心、嘔吐、嘔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