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斷裂案例分析資料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一、疲勞失效知識點回顧二、疲勞斷裂案例分析,疲勞斷裂的特征,一、疲勞與斷裂的概念 1、疲勞:金屬材料在應力或應變的反復作用下發(fā)生的性能變化稱為疲勞; 2、疲勞斷裂:材料承受交變循環(huán)應力或應變時,引起的局部結構變化和內(nèi)部缺陷的不斷地發(fā)展,使材料的力學性能下降,最終導致產(chǎn)品或材料的完全斷裂,這個過程稱為疲勞斷裂。也可簡稱為金屬的疲勞。引起疲勞斷裂的應力一般很低,疲勞斷裂的發(fā)生,往往具有突發(fā)性、高度局部性

2、及對各種缺陷的敏感性等特點。,二、疲勞斷裂的分類 1、高周疲勞與低周疲勞 如果作用在零件或構件的應力水平較低,破壞的循環(huán)次數(shù)高于10萬次的疲勞,稱為高周疲勞。 例如彈簧、傳動軸、緊固件等類產(chǎn)品一般以高周疲勞見多。 作用在零件構件的應力水平較高,破壞的循環(huán)次數(shù)較低,一般低于1萬次的疲勞,稱為低周疲勞。例如壓力容器,汽輪機零件的疲勞損壞屬于低周疲勞 。,2、應力和應變來分應變疲勞——

3、高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較低,稱為低周疲勞;應力疲勞——低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較高,稱為高周疲勞。復合疲勞,但在實際中,往往很難區(qū)分應力與應變類型,一般情況下二種類型兼而有之,這樣稱為復合疲勞。,3、按照載荷類型分類彎曲疲勞扭轉疲勞拉壓疲勞接觸疲勞振動疲勞微動疲勞,三、疲勞斷裂的特征宏觀:裂紋源—→擴展區(qū)—→瞬斷區(qū)。裂紋源:表面有凹槽、缺陷,或者應力集中的區(qū)域是產(chǎn)生裂紋源的前提條件。疲勞擴展區(qū):斷面較平坦,疲勞擴展與應力方向相垂

4、直,產(chǎn)生明顯疲勞弧線,又稱為海灘紋或貝紋線。瞬斷區(qū):是疲勞裂紋迅速擴展到瞬間斷裂的區(qū)域,斷口有金屬滑移痕跡,有些產(chǎn)品瞬斷區(qū)有放射性條紋并具有剪切唇區(qū)。微觀:疲勞斷裂典型的特征是出現(xiàn)疲勞輝紋。一些微觀試樣中還會出現(xiàn)解理與準解理現(xiàn)象(晶體學上的名稱,在微觀顯象上出現(xiàn)的小平面),以及韌窩等微觀區(qū)域特征。,四、疲勞斷裂的特點(1)斷裂時沒有明顯的宏觀塑性變形,斷裂前沒有明顯的預兆,往往是突然性的產(chǎn)生,使機械零件產(chǎn)生的破壞或斷裂的現(xiàn)象,危

5、害十分嚴重。(2)引起疲勞斷裂的應力很低,往往低于靜載時屈服強度的應力負荷。(3)疲勞破壞后,一般能夠在斷口處能清楚地顯示出裂紋的發(fā)生、擴展和最后斷裂的三個區(qū)域的組成部分。,案例分析,廣東某摩托車廠一輛摩托車在運行了2000km后發(fā)生機械故障,經(jīng)拆機檢查,發(fā)現(xiàn)發(fā)動機曲軸連桿斷裂。 據(jù)悉該連桿材料為20CrMnTi,表面經(jīng)過滲碳處理。 連桿工作原理見圖1,連桿的往返運動帶動兩傳動曲軸轉動。,20CrMnTi是合金結構鋼,含碳量

6、0.2%左右,含錳1%左右,含鈦1%左右。這種材料一般做軸類零件。要求滲碳。,圖1,1 宏觀檢查  失效連桿件有兩個斷口在連桿斷裂端的軸承弧面可見許多與斷口平行的裂紋[圖3(a)];斷裂端一側面存在強烈磨擦痕跡[圖3(b)],磨損深度達0.5mm;軸承弧面靠近磨擦側面一端可見藍灰色的高溫氧化痕跡[圖3(c)] 。斷口1較為光滑平整,斷口邊緣已磨損,中部可見疲勞弧線[圖3(d)];斷口2未見疲勞弧線。,圖2,圖3,2 掃描電鏡分

7、析  斷口1在掃描電鏡下顯示疲勞弧線[圖4(a)];根據(jù)弧線的走向可以找到疲勞源,疲勞源在[圖4(d)]右上方拐角處,局部放大,源區(qū)的細微組織大部分已磨損,但能看到放射棱特征[圖4(b)];在疲勞擴展區(qū)可見疲勞條紋及二次裂紋[圖4(c)];斷口2未見疲勞條紋,只有韌窩,可見斷口1是最先開始斷裂的斷口,而斷口2是二次斷口。,圖4,3、化學成分  在連桿身部位取樣,進行化學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分析,結果符合GB/T3077-1999 2

8、0CrMnTi的化學成分要求 。4、結果分析  綜合上述檢驗結果,失效件材料化學成份符合技術條件要求。連桿斷裂端一側面出現(xiàn)非正常嚴重磨擦現(xiàn)象,軸承弧面靠近磨擦面一端出現(xiàn)的藍灰色的氧化膜,是黑色氧化鐵(Fe3O4)及紅色氧化鐵(Fe2O3)的混合體,其形成溫度在400℃以上。表明該連桿與一輸出軸之間的磨擦導致該區(qū)域溫度過熱。斷口掃描電鏡分析表明斷口疲勞裂紋源在氧化膜附近的拐角處,正處于高溫區(qū)域。表面氧化會使裂紋產(chǎn)生的機會增加,同時

9、高溫提高了蠕變損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磨擦導致金屬表面粗糙,容易形成表面應力集中,增大疲勞源產(chǎn)生的可能性。,斷裂起源往往發(fā)生在拉應力最大的層面上。從連桿運動受力情況分析,斷口1的斷面所受的拉應力最大,容易在此斷面靠近磨擦面的拐角處形成裂紋源。同時由于該區(qū)域存在較粗大的狀碳化物,破壞了基體組織的連續(xù)性,加速了裂紋的形成和擴展,降低了疲勞強度,最終導致了疲勞斷裂。連桿滲碳表面的碳化物過大與滲碳工藝不當有關。粗大的塊狀碳化物主要是由于碳濃度過

10、高造成的,特別容易在工件尖角處形成,導致零件壽命顯著下降。因此在滲碳過程中應注意嚴格控制滲碳氣氛的碳勢,以免過高的碳勢引起工件表面形成粗大的碳化物。,5、結論  曲軸連桿斷裂屬疲勞斷裂,引起斷裂的原因是在使用時連桿受到劇烈磨擦,導致局部區(qū)域應力集中及溫度過高,降低了材料的疲勞強度。連桿拐角處表面的較大塊狀碳化物加速了裂紋的萌發(fā)及擴展。6、改進設計時減少摩擦處的粗糙度,可以減少應力集中,降低零件的疲勞強度 。同時減少摩擦帶來的高溫,

11、減少了蠕變損傷的可能性 。改善滲碳工藝,連桿滲碳表面的碳化物過大與滲碳工藝不當有關。粗大的塊狀碳化物主要是由于碳濃度過高造成的,特別容易在工件尖角處形成,導致零件壽命顯著下降。因此在滲碳過程中應注意嚴格控制滲碳氣氛的碳勢,以免過高的碳勢引起工件表面形成粗大的碳化物。,改善材料疲勞限或疲勞強度的方法,一般難以改變零件的使用條件,需盡量改善零件設計,如從表面效應著手。只要防止結構材料與機械零件表面應力集中、阻礙位錯滑移堆積、抑制塑性變形,

12、則疲勞裂紋不易成核亦難以擴展,將使疲勞限或疲勞強度增加。 1、減緩應力集中 2、增強表層強度,1、減緩應力集中的措施,設計中要避免出現(xiàn)方形或帶有尖角的孔和槽。截面尺寸突然改變處(如階梯軸的軸肩),采用半徑足夠大的過渡圓角,以減輕應力集中。因結構上的原因,難以加大過渡圓角的半徑時,可以在直徑較大的部分軸上開減薄槽或退刀槽。緊配合的輪轂與軸的配合面邊緣處,有明顯的應力集中。 若在輪轂上開減荷槽,并加粗軸的配合部分,

13、以縮小輪轂與 軸之間的剛度差距,便可改善配合面邊緣處應力集中的情況在角焊縫處,采用坡口焊接,應力集中程度要比無坡口焊接改善的多。,2、增強表層強度,用機械法強化表層(如滾壓、噴丸等),使構件表面形成預壓應力層,減弱易引起裂紋的表面拉應力,從而提高疲勞強度?;虿捎脽崽幚砗突瘜W處理 ,如高頻淬火、滲碳、氮化等。采用直徑0.1-1mm小鋼珠以高速沖擊試樣表面,以去除表面銳角、毛邊等易應力集中處,且使表面壓縮至鋼珠直徑的1/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