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慢性便秘進展及 診治規(guī)范,,羅金燕 2008 04,隨意相,腹部/直腸的收縮反射 -內括約肌舒張自主運動 -外括約肌舒張,流行病學調查,主要疾病人群患病率 FGIDs 人群患病率% 報告地區(qū) FD 19.8~36.8 北京、廣東 GERD 3.8~16.98
2、 上海、北京、西安 RE 2.21~1.92 西安 CC 3.0~11.6 西安、武漢、淅江 IBS 5.7~26.7 北京、廣東、上海、武漢
3、 參考文獻: 李曉波等 中華消華雜志2005 王 星等 中華消化雜志2004
4、 胡品津等 中華消化雜志2003 潘國宗等 中華消化雜志1999
5、 王進海等 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1,,,,便秘流行病學特點,1. 人群總患病率9.18% 男性7.28% 女性11.04%2. 便秘與年齡,性別,飲水量,進食主食量及 含纖維素蔬菜 量有關3. 憂郁、焦慮、精神心理因素有關4. 便秘患者65%結腸傳輸試驗異常5. 根據(jù)傳輸指數(shù)異常傳輸者分三型:
6、 結腸慢通過型 45.5% 出口梗阻型 36.4% 混合型 18.1%,慢性便秘分類,解剖學、形態(tài)學、腫瘤器質性(繼發(fā)性) 動力障礙性疾病〔神經(jīng)源 (曼谷新分類) 便秘主導型IBS(C-IBS),,,,慢性功能性便秘(CFC),功能性腸?。≧ome III)
7、,功能性便秘是常見的慢性便秘病因- 210例病因構成比,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郭曉峰等 2001,%,郭曉峰等,胃腸病學 2003,,羅馬III標準*:慢性便秘 (CC),至少包括以下兩項或兩項以上(>25%的排便)排便費力糞便呈團塊/硬結排便不盡感肛門直腸有梗阻或堵塞感要用手法協(xié)助排便每周排便少于3次未使用瀉藥則極少出現(xiàn)稀便不符合IBS的標準* 在診斷之前癥狀應出現(xiàn)6個月,且最近3個月的癥狀必須符合診斷標準,Long
8、streth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 1480,Bristol Stool Form Scale 1-7,危險因素,疾病 F D 吸煙 嗜酒 高脂肪餐 心理因素 生活事件 HP感染 GERD 肥胖 吸煙 飲酒 裂孔疝 精神心理 腸炎 高脂肪餐 CC 飲食習慣 職業(yè) 藥物 高脂肪餐 肥胖,,,病 因 學,老年人:食量體力活動↓
9、 腸分泌↓ 腸管低張、排便反射↓ 生活習慣——纖維素效應(30g/d) 精神、心理因素 代謝因素:乙狀結腸粘膜,肌層總吲哚 (5-羥色胺, 5-羥基乙酸)↑,在老年人群中慢性便秘的遺傳學及發(fā)病率,RR(未給出95%置信區(qū)間)所有一級親屬 母親姐妹女兒n=330,在CC患者的女性后代中,CC的原始相關危險性最高;母親及姐妹中相關危險性也增高;老年人群中,CC
10、的累積發(fā)生率:50歲以內9.5%;50-70歲12.1%;70歲以上14.4%。,,,,,,,,,,,,0 1 2 3 4 5 6 7,3.83.33.46.5,Commans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5; 128(Supal 2):Abstract S1857Choung et al, DDW 2006;
11、Abstract T1253,,,為什么便秘更常見于女性?,結腸肌細胞的縮短(%),***p=0.001 vs 對照CCK=膽囊收縮素 GTPγs=5‘-氧-(3-硫代磷酸鹽)ACh=乙酰膽堿 DAG=甘油二酯慢傳輸型慢性便秘患者可能是由于負性下調收縮蛋白及抑制性G蛋白上調所致,也可能由于孕酮受體過量表達所致。,Xiao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5,128:662,正常對照(n=5)結腸性便秘(n=
12、6),神經(jīng)病變: 神經(jīng)元性腸道發(fā)育不全; 胃腸神經(jīng)肽異常:VIP↓SP ↓等 NO、NOS: NOS(腸肌神經(jīng)叢) ↑ NO ↑ →胃腸運動抑制性介質,自主神經(jīng)病變: 結腸膽堿能神經(jīng) 分布異常,,,系 統(tǒng) 性 原 因,肛、直腸、盆底肌結構和功能異常,直腸前突→肛、直角變小直腸脫垂盆底肌失協(xié)調——出口梗阻性便秘肛、直、括約肌反射異常,可導致便秘的藥物 止痛藥-
13、---阿片類 抗膽堿能藥物/ -抗痙攣藥物 -抗抑郁藥物 -抗帕金森氏病藥物 -抗組胺藥物 金屬類(陽離子) -鋁抗酸劑/鈣劑/鐵劑
14、 其他 -抗高血壓藥物:鈣離子拮抗劑 -利尿劑 -抗驚厥藥物,,慢性便秘患者中結腸內菌群的改變,*p<0.05 vs controls便中菌群正?;推渌麉?shù)恢復正??梢允贡忝鼐徑?;提示以上改變繼發(fā)于便秘。,Khalif et al, Dig Liv Dis 2005; 3
15、7: 838,便秘患者的心理學異常: 是否與潛在的病理生理學異常相關?,癥狀得分(均值±SEM),精神病質,抑郁,焦慮,敵意,偏執(zhí),*,*,,,,,,,,,,,,,,,,,,,,,,,,,,,,,,,0.0,0.2,0.4,0.6,0.8,1.0,1.2,,,,對照協(xié)同失調蠕動減慢,Rao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5,128(Suppl,2): A123,,病理生理的新進展SERT多態(tài)性
16、5-羥色胺的釋放和再攝取IBS-C和IBS-D的重疊,IBS-C和CC的重疊,IBS-C,CC,IBS-C和CC基于癥狀的診斷標準可能重疊;IBS-C定義為出現(xiàn)臨床重要、便秘相關的腹部不適;是否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礎?,- 腹部不適 +,Brant et all, Am J Gastroenterol 2005;100(Suppl,1):S5,為什么癥狀間有重疊?,ANS改變?心率差異研究提示IBS-D患者的副交感神經(jīng)緊張
17、性增加15羥色胺異常?IBS-C和IBS-D患者間5-羥色胺的血漿濃度存在差異2免疫功能異常和微生物的作用?嬰兒雙岐桿菌改變細胞因子狀況3應激?IBS患者的下丘腦-垂體-腸道軸過度激活4,1Heitkemper et al, Dig Dis Sci 2001; 46: 12762Atkinson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 343O'Mahony et al, Gastr
18、oenterology 2006; 128:5414Dinan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 304,5-羥色胺信號途徑缺陷可能在胃腸動力性疾病中有一定作用,臨床癥狀和疾病IBS-CCC,5-羥色胺信號途徑改變粘膜5-羥色胺含量缺乏腸嗜鉻細胞(EC)數(shù)量減少5-羥色胺再攝取運載體(SERT)濃度改變,胃腸生理改變動力改變敏感性改變分泌功能改變,,,Goates et al,Gas
19、troenterology 2004;126:1657Crowell et al,Curr Opin Investig Drug 2004;5:55Baig et al,Colorectal Dis 2002;4:348,SERT= 5-羥色胺再攝取運載體,一種促進5-羥色胺再攝取入細胞的受體蛋白。,診斷方法,排除已知引起便秘的原因經(jīng)驗性治療結腸運轉時間測定肛門、直腸測壓或肛門肌電圖,慢性便秘的特殊檢查,胃腸傳輸試驗結腸測壓
20、肛門直腸測壓氣囊排出試驗排糞造影會陰神經(jīng)潛伏期檢查肌電圖超聲內鏡Endoanal MRI,,腸動力和轉運的研究方法,腸動力—— 腸道活動、平滑肌的收縮轉 運—— 腸內容物在腸腔內的運轉,腸道動力研究方法,平滑肌肌電:腔內吸附電極針狀電極,腸腔內壓力:,氣囊式測壓法,Rao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998,,,,,,,,,,,,,,,,,,,,,,,,,,,,,,72h: 0%,85%
21、 above sigmoid,正常者48-72h:大部排出,STC,R,L,Nerve Conduction神經(jīng)傳導 Pudendal Nerve陰部神經(jīng),動作定位潛伏期Typ. Lat. 2.5 ms(nl < 5 ms)Amp. 1 mV,,,Stimulation Right Side:at 8 o’clock Left Side: at 4 o’clock,,,,,,,,,
22、,,,,圖,正常排糞造影,受試者克制便意,恥骨直腸肌強力收縮,結果肛門直腸角靜息狀態(tài)下小,圖,排糞造影,左:近端直腸環(huán)狀套入遠端直腸內右:粘膜脫垂,應用MRI三維成像技術獲取盆底動態(tài)圖像,觀察盆底、肛門、直腸功能,盆底MR,結腸動力檢查及其意義結腸鋇灌造影 形態(tài)與功能全胃腸傳輸試驗 明確便秘類型:慢傳輸結腸測壓
23、診斷假性腸梗阻 或腸運動紊亂類型(腸切除前必需)肛門、直腸測壓及 明確括約肌功能球囊逼出試驗排糞造影 直腸肛門形態(tài)學直腸、肛門腔內超聲 形態(tài)與功能結合直腸閃爍顯像 動力排空評估肌電圖(EMG) 肌源性疾病,盆底肌痙攣綜合征陰部神經(jīng)潛伏
24、期 神經(jīng)病變,對慢性便秘,直腸手術前必備,,,慢性便秘診治流程- 原則,充分從病史和查體獲得資料根據(jù)病情、程度、病因分層分流診治考慮費效比,,三級診治分流,第一級 經(jīng)驗治療或檢查后治療第二級 確定便秘類型和合理治療第三級 重度便秘的定位和定性診治,,慢性便秘的嚴重程度分級,癥狀嚴重、持續(xù)嚴重影響生活不能停藥或治療無效間于兩者癥狀較輕不影響生活一般處理有效,無需或少用藥,,,,,,
25、重,輕,中,難治性便秘:重度OOC、結腸無力及重度C-IBS,,,,治療,目的:◆減輕癥狀 ◆繼發(fā)性便秘 治療原發(fā)病 ◆改變生活,飲食方式,建立正常 排便規(guī)律 ◆告誡患者某些非處方藥和精神 緊張的危害,,,便秘的治療原則,STC 增強刺激 促動力劑OOC(Dyssynergic defecation) 糾正盆底肌的異常活動 調整
26、感覺功能,,慢性便秘的藥物治療,膨松劑 歐車前 麥麩 甲基纖維素滲透藥 PEG 4000 乳果糖 山梨醇鹽類瀉藥 如鎂鹽 刺激性瀉藥 番瀉葉 鼠李 酚酞 蓖麻油 促動力劑 西沙必利 普卡必利 動力感覺調節(jié)劑 替加塞羅潤滑劑 液狀石蠟 麻仁潤腸丸局部治療
27、 開塞露 灌腸 太寧 中藥治療 辯證施治微生態(tài)制劑 培菲康等,,Rome Ⅲ 中用于慢性便秘治療的瀉藥,薈萃分析結果,PEG: 證據(jù)Ⅰ級, 推薦意見A級。乳果糖: 證據(jù)Ⅱ級,推薦意見B級。山梨醇: 證據(jù)Ⅲ級,推薦意見C級。刺激性瀉劑: 證據(jù)Ⅲ級,推薦意見C級。 甲基纖維素: 證據(jù)Ⅲ級,推薦意見C級。 麥麩: 證據(jù)Ⅲ級,推薦意見C級。歐車前:
28、 證據(jù)Ⅱ級,推薦意見B級。聚卡波非鈣: 證據(jù)Ⅲ級,推薦意見C級。秋水仙素: 證據(jù)Ⅲ級,推薦意見C級。米索前列醇: 證據(jù)Ⅲ級,推薦意見C級。替加色羅: 證據(jù)Ⅰ級, 推薦意見A級。,Ramkumar D, Rao S.C. : Am J Gastroenterol 2005;100(4):936-971,各類瀉劑作用機制及注意事項,高滲性瀉劑 硫酸鹽、磷酸鹽難吸收 增加糞便水
29、含量,軟化糞便 缺點: 離子被吸收影響導瀉作用 長期使用降低療效 鈉鹽被吸收 充血性心哀 副產物CO2.H2O 腹脹 (可分解
30、) 乳果糖、山犁醇療效隨時間 延長而降低,,,,,,分泌作用,剌激動力,剌激性瀉劑,1.來源于植物的蒽醌類衍生物 (大黃、番瀉葉等)2.比沙可啶(雙醋可啶)3.多庫脂鈉,分泌作用●水、電解質紊亂(低鉀)●剌激性的結腸損害,便秘,,使用刺激性瀉劑,,,低血鉀,,腸蠕動減慢,,,,,腸道鉀丟失,,,,,,,,,,,醛固酮分泌?=KCL丟失,,水鈉
31、潴留,腎臟氯化鉀丟失,,,刺激性瀉劑導致的惡性循環(huán),水鈉丟失,容積性瀉劑 不被吸收有機聚合體, 不能在 小腸吸收,與水形成凝膠狀態(tài),腸 腔內容物體積增加,缺點:加劇腹脹 對腸無力,出口梗阻便秘無效,,輕瀉劑—瀉藥作用類型和潛伏期,成形軟便(1~3日)容積形成劑 甲基纖維素 歐車前前親水膠體多庫酯鹽乳果糖PE
32、G4000,半液狀軟便(6~12小時)鹽類瀉劑(小劑量) 鎂乳 硫酸鎂刺激性瀉藥 酚酞 吡沙可啶 美鼠李皮 大黃(小劑量) 番瀉葉(小劑量)PEG4000,水樣糞便(2~6小時)鹽類瀉劑(大劑量) 硫酸鎂蓖麻油番瀉葉(大劑量),按Drug Evaluatinos 改編,,,,促動力劑治療便秘,Lubiprostone 的作用機制,一種胃腸靶向的2型氯離子通道激動劑通過促進Cl–分泌,從而增加腸液分泌具
33、體機制不清,McKeage: Drugs.2006,66(6):873-879,Rome Ⅲ 中的常用益生菌 Probiotic Agents,三、生物反饋:排便機能訓練,適應: 恥骨直腸肌綜合征 盆底肌協(xié)調障礙 盆底肌痙攣綜合征 肛門內擴約肌動能障礙,生物反饋治療,治療前,治療后,I期,II期,優(yōu)點:安全有效無痛苦且耐受性好價格不貴,手術 - Maloney -盲腸造口并予順行性灌腸
34、 -1升液,含甘油和水1:1 未來 -(結腸)起博治療 -(結腸)移植,,,肛門直腸進一步檢查,便秘,病史: 報警征象, >40Y 疑器質病變查體:肛指 *糞檢,經(jīng)驗治療(2-4周),便意少、便次少排排便艱難便不暢IBS - 便秘型,糞檢/生化 結腸鏡或鋇灌腸等,GITT/ARM,TCS,無器質性病變,器質性病變,病因治療便秘治療,MIX,OOC,一般治療膨
35、松/ 滲透劑促動力治療,一般松弛治療治療生物反饋,(1)+(2),GITT / 結腸壓力監(jiān)測,有無手術指證,,,,,,,,,,,,,,,,,,,,,,,,,,,,酌情選用:一般治療 膨松/滲透藥 促動力劑 心理行為干預,,(+),1,,2,,無效 無效,3,,(-)
36、 (+),(-),(1) (2),根據(jù)便秘特點,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2004年,江西南昌 柯美云、羅金燕、許國銘.我國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 胃腸病學2002.7.360-380,CC診治流程,便秘未來研究方向,根據(jù)病理生理或發(fā)病機制進行更精確分類改進檢查方法正規(guī)研究如何用于臨床診斷 更安全輕瀉劑 特異作用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