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及托幼機構重點傳染病預防控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校常見傳染病知識講座,合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5年9月11日,傳染病概述學校傳染病特點與防控簡介學校常見傳染病與防控措施,內容,第一部分 傳染病概述,傳染病定義,是指能夠在人群中或人和動物之間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感染人體后產生的有傳染性的疾病。,傳染病的特征-有病原體,,有病原體有傳染性病原體從宿主排出體外,通過一定方式,到達新的易感染者體內,呈現出一定傳染性,其傳染強度

2、與病原體種類、數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狀態(tài)等因素有關,,流行性、地方性、季節(jié)性流行性。按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強度和廣度分為 :散發(fā) 、流行、大流行 、暴發(fā) 地方性。地方性是指某些傳染病或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受地理條件、氣候條件變化的影響,常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發(fā)生。如瘧疾等蟲媒傳染病,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季節(jié)性。季節(jié)性是指傳染病的發(fā)病率在年度內出現季節(jié)性升高。 冬春季為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如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

3、傳染病流行,以及集中發(fā)熱等。夏秋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如感染性腹瀉、菌痢、以食物中毒為主的各類食源性疾病等。,,免疫性 傳染病痊愈后,人體對同一種傳染病病原體產生抵抗力,一段時間內再次遇到該病原體的入侵而不會再感染,稱為免疫。不同的傳染病,病后的免疫狀態(tài)有所不同,有的傳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終身免疫,有的還可再感染,何為法定傳染病,傳染病種類繁多,為了保障公眾的健康與安全,國家以法律的形式將某些傳染病例為法定傳染病以加強管理。,,截

4、至目前: 甲類2種,包括: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26種,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碳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甲型H1N1流感。 丙類傳染病11種,包括: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流行性

5、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診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傳染病流行的基本條件—三環(huán)節(jié),,傳染源指病原體已在體內生長繁殖并能將其排出體外的人和動物。有患者、隱性感染者、病原攜帶者及受感染的動物,傳染病流行的基本條件—三環(huán)節(jié),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后,到達另一個易感者的途徑。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生活接觸、蟲媒、血液、土壤等,傳

6、染病流行的基本條件—三環(huán)節(jié),人群易感性對某一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稱為易感者。易感者比例在人群中達到一定水平時,如果有傳染源和合適的傳播途徑,則傳染病的流行很容易發(fā)生,傳染病流行過程,,傳染病的傳播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傳染源、傳染途徑和易感人群 控制傳染病的蔓延必須針對這幾個條件采取相對應的預防措施,管理和控制傳染源,傳染源是引發(fā)傳染病的根源之所在,因此控制和消除傳染源是控制與消滅傳染病的根本措施 病人及早接受觀察、隔離及

7、治療;清潔環(huán)境或消毒,清除或殺滅病原微生物,切斷傳播途徑,,傳播途徑是傳染病傳播的通道,因此,切斷傳播途徑,是控制與消滅疾病的關鍵措施 注重環(huán)境、個人及食物衛(wèi)生,采取有效措施,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增強個人的抵抗力,加強個人防護,接受免疫接種,第二部分 學校傳染病特點與防控簡介,為何學校較易發(fā)生傳染病的流行,(一)學校是人群集中的特殊場所學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場所,人群聚集,接觸面廣,一旦有人感染上某種傳染病,很容易造成相

8、互傳播,特別是容易引發(fā)一些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的流行。,,傳染源可以是患病的學校教職員工或學生。如果一個食堂炊事員患痢疾,那么他就可能通過污染所接觸的食品容器、加工的食品,將病原體傳播給就餐人員;一個學生患流行性感冒后如果繼續(xù)上課,就可能通過飛沫將病原體傳播給周邊的同學和老師。,為何學校較易發(fā)生傳染病的流行,(二)學生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個體的免疫力較低,自我保護意識差,容易受傳染,,許多傳染病如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易感人群都是

9、兒童與青少年,因為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兒童與青少年,身體免疫力較低,加之缺乏傳染病預防知識,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個人防護意識和能力較差,,,特別是不了解傳染病早期癥狀,不能清楚表達身體的不適,因此不能早期識別并配合老師、醫(yī)生及時診斷治療,容易造成傳染病在學校的傳播與流行。,,如一個學生患有麻疹,只以為是普通感冒,沒及時治療,咳嗽打噴嚏時,病原體就可能過飛沫傳染給其他學生造成大面積的感染。,學校傳染病流行概況,我國學校傳染病流行事件中約

10、五分之四是呼吸道傳染病,其次是消化道傳染病。在學校發(fā)生的傳染病流行事件中,前五位的病種分別為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細菌性痢疾。,第三部分 學校常見傳染病與防治措施,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結核病,消化系統傳染病 手足口病細菌性痢疾* 傷寒和副傷寒甲型肝炎 霍亂,,蟲媒與動物傳播疾病流行性乙型腦炎 狂犬病 瘧疾 血吸蟲病 血、性傳播和接觸性

11、傳染病艾滋病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 疥瘡,概述簡稱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高。高發(fā)病率低死亡率。甲型H1N1流感也是流行性感冒的一種。,流行性感冒,發(fā)病特點冬春季高發(fā)兒童和60歲以上老人高發(fā)通過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發(fā)病,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 1)病人和無癥狀感染者 2)受感染的動物傳播途徑 1)主要通過飛沫或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 2)也可通過口腔、鼻

12、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3)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傳播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打噴嚏 咳嗽 交談,流感是如何傳播的,流行性感冒,臨床癥狀發(fā)熱、咳嗽、喉嚨痛、身體疼痛、頭痛、發(fā)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和嘔吐,重者會繼發(fā)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還可出現腸胃不適。潛伏期短,最長7天,通常為1-3日。傳染期多是病前1日~病后7日, 但兒童的傳染期可超過10天。,流行性感冒,

13、臨床診斷:發(fā)熱、咳嗽、咽痛等≈流感確診:采集咽拭子核酸檢測陽性病毒分離血清特異性中和抗體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流行性感冒,治療一般治療休息,多飲水,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高熱病例可給予退熱治療??共《局委?。對癥處理,預防措施,做好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勤通風,加強體格鍛煉,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 流感流行前期接種流感疫苗,細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簡稱菌痢。傳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帶菌者。細菌性痢疾

14、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病原原菌隨病人糞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經口使人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以兒童發(fā)病率最高,其次為中青年。潛伏期為數小時至7天,平均1-2天本病全年均可發(fā)生,但多發(fā)生在夏秋季,,主要臨床表現:腹痛、腹瀉、里急后重的粘液膿血便,可伴有發(fā)熱及全身毒血癥,嚴重者可出現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腦病。,預防措施,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源是麻疹患者 麻疹主要是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的鼻

15、咽喉分泌物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臨床表現:感染初期出現咳嗽、流涕、發(fā)熱、眼紅及口腔內出現白點(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膚會出現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擴散到全身,維持4至7日,亦可能長達3個星期,,發(fā)現麻疹疑似或診斷病例,應立即隔離,一般隔離至出疹后5天。一般接觸者不進行檢疫。開窗通氣,切斷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概述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人是傳染源,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傳染性。通過患者

16、咳嗽產生的飛沫或散布在空氣中的鼻咽喉分泌物傳播,也可經人與人接觸直接傳播、或接觸到被水痘皰疹液污染的物品而間接傳播。人群普遍易感。接種水痘疫苗。,水痘,臨床癥狀:患病初期出現輕微發(fā)燒、疲倦和軟弱無力;斑疹出現后數小時即轉化為丘疹、皰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軀干、頭部較多,四肢處較少。一般典型水皰皮疹約歷時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現,因此在出疹第2—3天內,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見到各階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皰疹及結痂)同時存在

17、。大部分情況下,病人癥狀都輕微的,可不治而愈。,水痘,水痘,潛伏期為10~24日,通常為14~16日。病后可獲終身免疫。發(fā)病特點任何季節(jié)都可發(fā)病,但春秋兩季發(fā)病較多。大多數發(fā)病于5到14歲的年齡 。,對患者隔離至全部皰疹干燥結痂為止,對學校中接觸病人的易感者應檢疫3周,加強教室通風換氣。水痘患者的用具等需要暴曬或煮沸消毒。,,概述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是傳染源。主要經過飛沫傳播。,流行性腮腺

18、炎,,主要臨床表現:前驅癥狀可出現發(fā)熱、頭痛、無力、食欲不振等,發(fā)病1至2日后出現顴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現唾液腺腫大,通??梢娨粋然螂p側腮腺腫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一般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發(fā)病特點流行性腮腺炎以冬春季高發(fā),全年均可散發(fā)或流行。病例以學生為主,占49%。,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措施,防治措施,,,提倡流行期間不去公共場所,并盡量做到外出戴口罩,加強食具等用品消毒,甲型肝炎,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

19、肝炎。傳染源是甲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攜帶者。甲型肝炎以“糞-口”為主要傳播途徑,多由日常生活接觸傳播。,,秋、冬季為發(fā)病高峰?;颊呖祻秃笸ǔK身免疫,不會成為長期帶病毒者。主要臨床表現:起病急,有畏寒、發(fā)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嘔吐、腹痛、肝區(qū)痛、腹瀉、尿色加深、皮膚鞏膜黃染等癥狀。,預防措施,阻斷糞-口傳播途徑,不飲生水,不共用餐飲具以及牙刷等個人盥洗用具等,消滅蚊蠅,妥善保管食物,不食生蔬菜和貝類食品。為保護易感人群

20、,可接種甲肝疫苗,以提高人群的抗體水平。,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肝炎。傳染源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攜帶者。乙型肝炎以血液、體液和母嬰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發(fā)病有地區(qū)性和性別差異,我國屬于高度流行區(qū),男性高于女性,無明顯聚集性,以散發(fā)為主,有家族聚集性?;颊咭邹D變?yōu)槁圆《緮y帶者,部分轉成慢性肝炎,少數發(fā)展為肝硬化和肝癌。主要臨床表現:起病急,有畏寒、發(fā)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嘔吐、腹

21、痛、肝區(qū)痛、腹瀉、尿色加深、皮膚鞏膜黃染等癥狀。,預防措施,接種乙肝疫苗患者的隔離、病毒攜帶者的管理做好食品和飲用水衛(wèi)生、食具消毒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嚴格醫(yī)療器械消毒、做到一人一針一管、提倡使用一次性醫(yī)療用品加強血液管理等,結核病,肺結核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人類與結核的斗爭史至少有兩千多年。過去有一句俗話叫“十癆九死”,“癆”指的就是結核病,當時由于沒有特效的藥物,結核病的死亡率

22、相當高。,,,解放前,外國人譏笑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也主要是指結核病。以前有很多文學作品中都有描寫結核病的情節(jié),如《紅樓夢》人物中就可發(fā)現有17人有結核病癥狀,最典型的是林黛玉死于肺結核的咯血。,,近幾年,我國各地在校學生結核病的疫情有明顯回升趨勢,學校結核病的暴發(fā)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也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發(fā)育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得了肺結核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和徹底治療,不僅病人會喪失勞動能力或失去在校學習的

23、機會,而且還有可能傳染他人,結核病傳播途徑,肺結核病是一種經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傳播給他人,,肺結核病是由一種叫結核菌的細菌引起的傳染病。但是,只有痰中能夠查出結核菌的肺結核病人才有傳染性。,結核病的傳染性,肺結核是一種傳染病,但不是所有類型的結核病都具有傳染性,也不是任何一個結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間的任何時候都具有傳染性。像肺外結核?。ㄈ绻墙Y核、腦膜結核、淋巴結核等)通常不具有傳染性。,

24、結核病癥狀,咳嗽、咳痰二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應懷疑得了肺結核病。連續(xù)二周以上的咳嗽、咳痰通常是肺結核的一個首要癥狀,如果同時痰中帶有血絲,就有極大的可能是得了肺結核病。其它常見的癥狀還有低燒、夜間盜汗、午后發(fā)熱、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等。,檢查,我國縣級和縣級以上的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城鎮(zhèn)和城市設有檢查治療結核病的專門機構,治療,結核病的正規(guī)治療必須有6-8個月的療程,而且需要多種藥物聯合使用,才能徹底治愈,預防措施,如果發(fā)現有連續(xù)咳嗽、咳痰

25、超過二個星期的人,應立即動員他去結核病防治專業(yè)機構檢查,并按醫(yī)生要求正規(guī)治療;對與肺結核病人的密切接觸人員進行相關檢查;,,對已經感染結核菌的人群,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預防結核病的發(fā)生;做好人口密集場所的通風和環(huán)境衛(wèi)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為新生兒及時接種卡介苗(BCG),卡介苗主要對兒童期的結核性腦膜炎、粟粒型肺結核有較好的預防作用。,杜 絕 歧 視,艾滋病,艾滋病 –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由艾滋病病

26、毒(HIV)引起的一種病死率極高的慢性傳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后,可感染人體多種細胞,造成多器官損害,主要侵犯和破壞輔助性T淋巴細胞(CD4+ T淋巴細胞),使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受損,最后并發(fā)各種嚴重的機會性感染和腫瘤,最終導致死亡首例報告:美國男性同性戀 1981年,,,,,,,,,,感染成功,抗體轉陽,診斷艾滋病,死亡,,,- 4-8周-,出現癥狀,8-10 年,,,,,1年 ?,,,,,0.5-2年 ?,HIV抗體-,H

27、IV抗體+, 無癥狀,有癥狀,HIV抗體+,艾滋病,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發(fā)展過程,,艾滋病癥狀,,艾滋病癥狀,艾滋病的傳染源,艾滋病病人HIV攜帶者(更為重要)傳染物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乳汁唾液、眼淚(病毒量少),,具有傳染性的體液包括四種: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和乳汁。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的體液:淚液、唾液、汗液、糞便、尿液和嘔吐物。,艾滋病毒在各種體液中的病毒含量,92,一個人有沒有艾滋病,不能從表面上看出來,所有人都易

28、感染艾滋病。,艾滋病傳播途徑,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艾滋病的3種傳播途徑,?,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經血液傳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險行為輸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 血液或血液制品就會感染艾滋病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經 消毒的注射器、針灸針或其它侵 入人體的器械會傳播艾滋病輸血傳播機率為90%-100%針頭刺傷感染機率為0.3%,?,?,性接觸傳播,在世界范圍內,

29、性接觸是艾滋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艾滋病可通過性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間、男女之間傳播男性同性性行為肛交傳播機率為0.5%-3.0%男性傳給女性為0.1%-0.2%;女性傳給男性為0.033%-0.1%性接觸者越多,有性病特別是生殖器 潰瘍者感染艾滋病的危險越大,?,母嬰傳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婦女會通過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滋病傳染給嬰幼兒母嬰傳播自然發(fā)生率13-48%大部分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嬰幼兒會在3歲以前死亡懷疑自己

30、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應在孕前到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作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和咨詢發(fā)現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應到有關醫(yī)療機構進行咨詢,接受醫(yī)務人員的指導和治療,?,哪些途徑不傳播?,?,,,,,,102,蚊子叮咬不會傳播艾滋病1、蚊子吸血不會吐出2、即使有吐血,其中的艾滋病病毒量非常少3、還沒有發(fā)現因蚊子傳播感染艾滋病的病例,從理論上講:蚊子在艾滋病病人和健康人身上來回不停地吸血,要達到致病的病毒量,至少要在短時間內來回上千次。,艾滋

31、病的高危行為,通過性途徑的高危行為有:無保護性交、多個性伙伴等。通過血液途徑的高危行為有:靜脈注射吸毒;與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膚的器械;使用未經檢測的血液或血制品。,艾滋病的高危行為,通過母嬰途徑的高危行為有:艾滋病病毒陽性的女性懷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陽性的母親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他可以引起血液傳播的途徑理發(fā)、美容、紋身、扎耳朵眼、修腳等用的刀具不消毒;與其他人共用刮臉刀、電動剃須刀、牙刷;體育

32、運動外傷和打架斗毆引起的流血;救護傷病員時,救護者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VCT),自愿咨詢檢測是在被檢測者自愿、檢測機構嚴格保密的前提下,為有過危險行為的人提供咨詢以及檢測,及時發(fā)現、治療和預防感染,為受檢者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減輕非感染者的心理壓力,幫助感染者獲得社會支持,科學治療,以更好地保護家人和朋友。,作為大學生來說主要預防措施,不發(fā)生婚前性行為;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輕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