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波地震勘探在煤礦中的應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槽波地震勘探在煤礦中的應用</p><p>  摘要:概述了槽波地震的勘探方法及基本原理。利用透射槽波勘探法和反射槽波勘探法來圈定構造所在位置,為采場布置提供依據(jù)。 </p><p>  關鍵詞:槽波地震 勘探方法 試驗 </p><p>  1 槽波地震勘探方法及基本原理 </p><p>  如圖1所示,任何一個透射

2、二次波,當他的波速大于入射波速的條件下,只要入射角大于臨界角都可能產(chǎn)生全反射。當多層介質中有一個低速層時,其速度比上下圍巖低,它的頂界面都將是一個強反射面。 </p><p>  槽波地震勘探的物理前提是煤層具有槽導性。在煤系地層中,與圍巖相比煤層具有速度低、密度小的特點,煤與圍巖的密度、速度比值約為1:1.5~3.0之間,煤的密度一般為1.2~1.5g/cm3,縱波速為1400~2700m/s,橫波速為800~

3、1600m/s,而煤層頂?shù)装宕蠖嗍菐r化程度較高的泥巖或灰?guī)r,它們的密度較大,通常2.2~2.8g/cm3,縱波速為1800~5000m/s,橫波速為1600~4000m/s,且多數(shù)速度值偏高。在地質剖面中,煤層是一個典型的低速夾層,在物理上構成一個“波導”。因此,許多煤層與頂?shù)装鍘r層界面均是高波阻抗。當煤層中激發(fā)的體波包括縱波與橫波,激發(fā)的部分能量由于頂?shù)捉缑娴亩啻稳瓷浔唤d在煤層及其鄰近的巖石中(簡稱煤槽),不向圍巖輻射,在煤層中相

4、互疊加、相長干涉,形成一個強的干涉擾動,即槽波。它以煤層為波導沿煤層向外傳播,因此槽波又稱煤層波或導波。 </p><p>  槽波勘探方法分為透射槽波勘探法和反射槽波勘探法: </p><p>  1.1 透射勘探法 </p><p>  如圖2、3所示激發(fā)點(炮點)布置在工作面的一個巷道內,數(shù)據(jù)采集站布置在工作面的另一個巷道內,接收來自炮點的地震透射信息。主要用

5、于探測煤層的地質結構和內部異常,包括煤層厚度變化,夾矸石分布,大、小斷層,陷落柱,剝蝕帶,古河床沖刷,巖墻,老窯等,在某些情況下判斷煤層內部壓力相對變化。透射法的探測距離是煤層厚度的300倍左右。 </p><p>  1.2 反射勘探法 </p><p>  如圖4、5所示,炮點和檢波器點布設在一條巷道里進行探測,接收的是反射槽波信號。當震源激發(fā)的槽波沿煤層向遠處傳播中遇到不連續(xù)體,即遇

6、到地震波的波阻抗(速度與密度的乘積)的分界面時,將產(chǎn)生反射槽波信號,利用布設在巷道壁或工作面壁上的檢波器,就可以接收到這些反射槽波信號。通過識別和分析這些反射槽波信號,就能直接判斷出煤層不連續(xù)體的所在位置。 </p><p>  反射法主要用于探測煤層內的各種大、小正斷層和逆斷層以及侵入體和巖墻等。探測距離是煤層厚度的100倍左右。 </p><p><b>  2 現(xiàn)場試驗 &

7、lt;/b></p><p>  2.1 完成工作量 </p><p>  截止2012年8月15日,已完成8次槽波試驗工作,試驗地點分別在張集礦1410(1)、1113(1)、1217(1)工作面,顧北礦1342(1)工作面,潘三礦1622(3)、12428工作面,測線總長3900m。2011年完成2400m,2012年完成1500m。其中11-2煤4個工作面、13槽煤1個工作面、

8、8槽煤1個工作面。透射法在張集礦1410(1)工作面做過一次,其它7次均為反射法試驗。 </p><p><b>  2.2 試驗成果 </b></p><p>  2.2.1 透射法試驗 </p><p>  目前槽波地震勘探透射法試驗研究工作只在張集礦1140(1)工作面進行一次,現(xiàn)場數(shù)據(jù)采集時間為2011年6月2日。實際有效記錄27炮,炸

9、藥量為160g/炮。從現(xiàn)場實測槽波記錄看,激發(fā)炮藥量160g偏少。 </p><p>  依據(jù)CT成像圖圈定6個波速相對較高異常區(qū),結合已知的地質資料分析,1#、2#為煤厚變化引起,4#、6#為夾矸厚度變化反映,3#、5#為煤厚變化或斷層反映。經(jīng)工作面回采驗證,探測結果與實際基本一致。 </p><p>  2.2.2 反射法試驗 </p><p>  潘三礦162

10、2(3)工作面 </p><p>  現(xiàn)場數(shù)據(jù)采集時間為2012年8月10日,沿1622(3)工作面軌道順槽外幫進行,有效炮點30個,藥量330g/炮。(圖6) </p><p>  依據(jù)槽波探測結果,F(xiàn)20-1斷層反應明顯,與三維地震資料對比,槽波預測斷層位置較三維地震距離1622(3)軌道順槽近。 </p><p>  2.3 潘三礦12428工作面 </

11、p><p>  現(xiàn)場數(shù)據(jù)采集時間為2012年8月13日,沿12428工作面運輸順槽里幫進行,有效炮點24個,藥量220g/炮。(圖7) </p><p>  此次試驗目標是F23斷層,確定其準確位置。從資料處理圖上,可以看出F23斷層異常比較明顯,比原先位置稍有偏差,此面目前正在回采,回采到F23斷層處,將會對該斷層進行全方位驗證。 </p><p><b>

12、  4 試驗地質效果 </b></p><p>  通過工作面揭露資料、三維地震資料及坑透資料對比可見,目前槽波試驗地質效果良好。 </p><p>  反射法采集試驗數(shù)據(jù)較多、內容豐富,在8槽、11槽和13槽煤都進行過試驗,實驗表明對大于1/2煤厚的斷層都反映較明顯,探測距離目前可達到280m,探測距離非常理想。 </p><p>  透射法它對煤層變

13、薄帶、夾矸變厚以及斷層反應較明顯,探測工作面寬度大于240m。 </p><p><b>  參考文獻: </b></p><p>  [1]張守恩,姜克富.地震槽波法探測煤礦井下小型地質構造. </p><p>  [2]煤科院.地質室.槽波地震法探測煤礦井下小構造的模擬實驗. </p><p>  [3]付英俊.談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