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選用20個糯小麥品系為試材,以揚麥158為非糯對照,測定其主要農藝性狀、直鏈淀粉含量以及RVA參數等淀粉品質和近紅外參數、LOX活性、戊聚糖含量等籽粒品質,并進行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及聚類分析;主要結果如下:
1、主要農藝性狀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株高、穗長、總小穗數、不育小穗數、樣段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和小區(qū)產量的品種(系)間差異均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株高的變幅為62.5cm~98.33cm,其中17個糯小麥品系的株高在80
2、cm以下。安農糯1的穗長為10.1cm,比對照品種(9.3cm)長0.8cm,其余19個糯性系的穗長為7.8~9.6cm;樣段穗數的平均值為102.02,變幅為77.00~131.00;穗粒數的平均值為40.08,變幅為37.67~52;糯小麥品系的千粒重平均值為39.3g,變幅為33.17g~44.88g。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穗長與株高、穗長與不育小穗數、穗粒數與總小穗數均呈顯著正相關、穗粒數與不育小穗數呈顯著負相關。
2
3、、隨機區(qū)組試驗的直鏈淀粉含量以及RVA參數的方差結果表明,直鏈淀粉含量、高峰粘度、低谷粘度、最后粘度、稀懈值、反彈值、峰值時間、糊化溫度的品種間差異均達到極顯著。多重比較結果表明,20個糯性品系直鏈淀粉含量的平均值為3.30%,變幅為0.34%~6.81%;安農糯1的高峰粘度和低谷粘度高于對照,其余19個品系高峰粘度和低谷粘度均低于對照;糯性品系的反彈值、最后粘度和峰值時間均低于對照,稀懈值均高于對照;4個糯性品系的糊化溫度低于對照,其
4、余16個均高于對照。
3、近紅外參數測定結果表明,蛋白質含量、總淀粉含量、濕面筋含量、籽粒硬度和沉降值的品種(系)間差異均達到極顯著。20個糯小麥品系的蛋白質含量平均值為14.73%,變幅為13.8%~16.13%,其中高于和低于對照揚麥158各有10個品系;總淀粉含量均高于對照;濕面筋含量中,除10604低于對照外,其它19個品系均高于對照;沉降值均低于對照;對照品種揚麥158的沉降值和籽粒硬度均顯著高于其它20個糯性小
5、麥品系;有12個糯性品系的籽粒硬度小于30,所以認為多數糯小麥品系的籽粒屬于軟質類型。
4、LOX活性、總戊聚糖、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品種間差異均達到極顯著。多重比較表明全麥粉LOX活性的品均值為120.40AU.min-1.g-1,變幅為97.15AU.min-1.g-1~152.9AU.min-1.g-1,其中四個低于對照揚麥158,其它16個均高于對照;總戊聚糖含量品均值為11.57%,變幅為10.26%-1
6、3.38%,安農糯1和W1032低于對照揚麥158,其它18個品系均高于對照;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平均值為1.20%,變幅為0.84%~1.72%,對照值為1.10%,其中15個品系高于對照值,5個品系低于對照值;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平均值為10.34%,變幅為9.18%~12.56%,安農糯1等9個品系低于對照值,其它12個品系高于對照。
5、相關分析結果表明,高峰粘度與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和稀泄值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反彈值和糊
7、化溫度呈顯著正相關;低谷粘度與最后粘度、反彈值和峰值時間呈極顯著正相關,與沉降值呈顯著正相關;最后粘度與反彈值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峰值時間、沉降值和籽粒硬度呈顯著正相關;反彈值與峰值時間、沉降值和籽粒硬度呈極顯著正相關,與濕面筋含量呈顯著負相關;峰值時間與沉降值和籽粒硬度極顯著呈正相關,與濕面筋呈顯著負相關;蛋白質含量與濕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呈極顯著正相關;沉降值與籽粒硬度呈極顯著正相關,與水分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
6、結合各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農糯小麥品系主要淀粉性狀及A、B淀粉粒的研究.pdf
- 煙農19主要農藝和品質性狀及其與糯小麥配麥面條品質的研究.pdf
- 春小麥的品質性狀和農藝性狀的綜合分析.pdf
- 小麥部分品質性狀與主要農藝性狀的遺傳及配合力分析.pdf
- 不同小麥新品系(品種)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研究.pdf
- 利用DH和IF2兩群體進行小麥主要農藝和品質性狀的QTL分析.pdf
- 小麥主要品質性狀的QTL分析.pdf
- 小麥骨干親本矮孟牛衍生系主要農藝及品質性狀的關聯分析.pdf
- 關中小麥品種(品系)品質性狀優(yōu)化分析.pdf
- 引進稻種資源主要農藝性狀與品質性狀的分析評價.pdf
- 小麥品種戊聚糖和若干品質性狀及糯與非糯配麥饅頭品質的研究.pdf
- 小麥主要農藝性狀的條件和非條件QTL定位.pdf
- 黑粒糯小麥的糯性鑒定及性狀分析.pdf
- 密穗小麥種子貯藏蛋白及主要農藝性狀分析.pdf
- 甘藍型油菜主要農藝、品質性狀的遺傳分析和QTL定位.pdf
- 小麥品種(系)主要品質性狀及面條和饅頭品質研究.pdf
- 中國和CIMMYT部分小麥品種(系)農藝和品質性狀基因分布研究.pdf
- 密度、N肥對春小麥不同基因型主要品質和農藝性狀影響的研究.pdf
- 小麥主要品質性狀的QTL定位.pdf
- 不同施氮期對小麥主要農藝性狀影響的QTL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