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患者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的監(jiān)測和意義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食管癌患者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的監(jiān)測和意義</p><p>  摘 要:目的 探討食管癌患者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的監(jiān)測和意義。方法 我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方法檢測40例食管癌患者和40例健康體檢者的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結果

2、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lt;0.05)。觀察組患者的血清IL-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lt;0.05)。 結論 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與食管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可反映食管癌的進展,并可作為食管癌病情監(jiān)測的重要指標,對腫瘤的臨床分期、療效和

3、預后的判斷也有一定的幫助。</p><p>  關鍵詞:食管癌;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 </p><p>  食管癌是我國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全世界病例數的53.9%,居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死亡率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率的23.5%,僅次于胃癌[1]。食管癌的發(fā)病與飲食、不良生活習慣、慢性食管疾病或者家族遺傳史等有關。食管癌其病變好發(fā)于食

4、管中段,下段次之,上段發(fā)病機率最小。該病好發(fā)于30歲以后的中年男性,其發(fā)病率隨年齡的增長呈逐年上升趨勢,到 50~69歲最多見,50~60歲為發(fā)病高峰,男女之比約為2:1。并且,根據相關報道發(fā)現,我國的食管癌的發(fā)病呈地域性,北方較南方多發(fā)。食管癌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可直接侵犯鄰近組織,向鎖骨上窩及頸部淋巴結、肝、肺、胸膜及骨等處轉移,其發(fā)生、發(fā)展存在著多種途徑,如:細胞的增殖、凋亡的抑制、腫瘤基質以及腫瘤周圍血管的形成等多個方面。

5、而上述方面受到了多種因素的調控,因此,細胞因子對腫瘤的作用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們對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進行血清IL一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的檢測,取得了顯著療效,報告如下。</p><p><b>  1 材料與方法</b></p><p>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自2009年1

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分為觀察組,均經臨床病理檢查確診為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40~78歲,平均51歲。其中I期3例,II期27例,所有病例均經手術病理確診,且按有否器官、淋巴結轉移分為:轉移組13例,無轉移組17例。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6~77歲,平均52歲,均肝、腎功能試驗正常,無腫瘤病史,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患,排除急性、亞急性或隱性感染性疾病,WBC計數為(7.2

7、77;2.1)×109/L。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分期等方面比較,差異沒有顯著性 (P&gt;0.05),具有可比性。</p><p>  1.2 主要試劑及標本收集 所有檢測對象均在清晨空腹采前臂靜脈血3 ml,3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置于一20℃冰箱保存。用于檢測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

8、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試劑盒為美國Genzyme公司產品,酶聯免疫檢測儀為SEAC型(意大利),所有參數設置與實驗步驟均嚴格按說明書操作。</p><p>  1.3 統計學分析 所有資料均采用 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差異采用 t檢驗 ,并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

9、學意義。 </p><p><b>  2 結 果</b></p><p>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lt;0.05)。觀察組患者的血清IL一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lt;0.05)。見表1.</p><

10、;p>  表1 兩組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比較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lt;0.05)。</p><p><b>  3 討論</b></p><p>  細胞因子是指一類由免疫細胞,即: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等以及與之相關的細胞,即:纖維母細胞,內皮細胞等,所產生調節(jié)細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蛋白

11、質多肽,對于惡性腫瘤患者通常存在免疫抑制,主要是免疫系統不能有效識別、排斥或消滅腫瘤細胞。細胞因子在機體免疫應答,免疫調節(jié)及多種相關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轉歸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白細胞介素一2是重要的前炎癥細胞因子,具有廣泛的生物學作用[2],由于IL-2是NK細胞的刺激因子,主要在炎癥反應和免疫應答中起調節(jié)作用。因此,IL-2下降可致使NK細胞活性降低、殺傷力下降、免疫監(jiān)視功能減退,機體無法控制腫瘤的發(fā)展。因此,IL-2在食管癌的發(fā)生、發(fā)

12、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根據上述研究結果表明,食管癌患者血清中IL一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食管癌患者血清中IL一2呈現高表達,可有效反映食管癌患者的免疫抑制狀態(tài),當患者細胞免疫功能受到顯著抑制,病情愈發(fā)展,抑制程度愈重。白細胞介素-6(IL一6)基因位于染色體7p21-p14上,含有5個外顯子和4個內含子,是迄今發(fā)現的功能最為廣泛的細胞因子之一,IL-6作為一種重要的炎癥細胞因子,出現在炎癥反應的早期,具有調</p>

13、<p><b>  【參考文獻】</b></p><p>  [1] 丁旭青,韓玉培. 食管鱗癌p53、TSP-1、VEGF表達與腫瘤血管生成 [J].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 2009,1(04): 209-211.</p><p>  [2] 凌斌勛,陳環(huán)球,吳建中.血清Reg Ⅳ蛋白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達[J].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 2009,1(0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