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設計--某電廠660mw機組的初步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畢業(yè)設計說明書(論文)</p><p>  系 部: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p><p>  專 業(yè): 熱能與動力工程 </p><p>  題 目: 蕪湖某電廠660MW機組的初步設計 </p><p>  (神華煙煤)

2、 </p><p>  2011年05月 南 京</p><p>  畢業(yè)設計說明書(論文)中文摘要</p><p>  畢業(yè)設計說明書(論文)外文摘要</p><p><b>  目 錄</b></p><p><b>  前 言1</b></p>

3、<p>  第一章 緒 論2</p><p>  1.1中國電力工業(yè)的背景2</p><p>  1.2中國電力行業(yè)的現(xiàn)狀2</p><p>  1.3中國電力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2</p><p><b>  1.4研究內容3</b></p><p>  第二章 汽輪機原則性

4、熱力系統(tǒng)計算4</p><p>  2.1汽輪機類型和參數(shù)4</p><p>  2.2原則性熱力系統(tǒng)計算6</p><p>  2.2.1全廠物質平衡6</p><p>  2.3計算汽輪機各段抽汽量DJ和凝汽流量DC6</p><p>  2.3.1由高壓加熱器H1熱平衡計算D16</p>

5、<p>  2.3.2由高壓加熱器H2熱平衡計算D27</p><p>  2.3.3由高壓加熱器H3熱平衡計算D37</p><p>  2.3.4由除氧器H4熱平衡計算D48</p><p>  2.3.由低壓加熱器H5熱平衡計算D58</p><p>  2.3.6由低壓加熱器H6熱平衡計算D69</p>

6、;<p>  2.3.7由低壓加熱器H7熱平衡計算D79</p><p>  2.3.8由低壓加熱器H8熱平衡計算D8等10</p><p>  2.3.9凝汽器熱井10</p><p>  2.4汽輪機汽耗及功率計算11</p><p>  2.4.1計算汽輪機內功率11</p><p>  

7、2.4.2由功率方程式求11</p><p>  2.4.3各級抽汽量及功率校核11</p><p>  2.5熱經(jīng)濟指標計算13</p><p>  2.5.1機組熱耗、熱耗率、絕對電效率13</p><p>  第三 章鍋爐初步設計14</p><p>  3.1鍋爐介紹14</p>&

8、lt;p>  3.1.1鍋爐主要設計參數(shù)14</p><p>  3.1.2設計煤種14</p><p>  3.2鍋爐整體介紹15</p><p>  3.3鍋爐制粉系統(tǒng)設計及相關計算16</p><p>  3.3.1燃燒計算表、過量空氣系數(shù)等匯總16</p><p>  3.3.2鍋爐灰分平衡的推

9、薦值17</p><p>  3.4磨煤機選型及制粉系統(tǒng)參數(shù)計算19</p><p>  3.4.1磨煤機選型19</p><p>  3.4.2鍋爐制粉系統(tǒng)25</p><p>  3.4.3 制粉系統(tǒng)熱平衡計算25</p><p>  3.4.4干燥劑組成35</p><p> 

10、 3.4.5含濕量(絕對濕度)的計算37</p><p>  3.4.6制粉系統(tǒng)干燥出力核算38</p><p>  3.5制粉系統(tǒng)的空氣動力計算38</p><p>  3.5.1通風機的選型38</p><p>  3.5.2各風機風量計算43</p><p>  3.6制粉系統(tǒng)附屬部件和設備的選擇46

11、</p><p>  3.6.1原煤倉46</p><p>  3.6.2給煤機47</p><p>  3.6.3燃燒器47</p><p>  第四章 機組啟動方式設計49</p><p>  4.1機組啟動方式的選擇49</p><p>  4.1.1機組啟動方式介紹49&l

12、t;/p><p>  4.1.2各種啟動方式的特點49</p><p>  4.2機組運行方式50</p><p>  4.2.1啟動過程50</p><p>  4.2.2機組調節(jié)方式51</p><p>  第五章 主、再熱蒸汽及旁路系統(tǒng)設計52</p><p>  5.1旁路系統(tǒng)選

13、型52</p><p>  5.2旁路系統(tǒng)的作用52</p><p>  5.3旁路容量的選擇53</p><p>  5.4中壓缸啟動方式下旁路系統(tǒng)的選擇53</p><p>  5.4.1機組旁路系統(tǒng)型式53</p><p>  5.4.2機組旁路系統(tǒng)容量53</p><p> 

14、 5.4.3機組旁路數(shù)量53</p><p>  5.5主蒸汽系統(tǒng)53</p><p>  5.5.1蒸汽系統(tǒng)介紹53</p><p>  5.5.2主蒸汽管道設計54</p><p>  5.6再熱蒸汽系統(tǒng)54</p><p>  5.6.1再熱蒸汽管道設計55</p><p> 

15、 第六章 給水系統(tǒng)設計56</p><p>  6.1給水泵的選擇56</p><p>  6.1.1給水泵配置56</p><p>  6.1.2給水泵布置56</p><p>  6.1.3汽動給水前置泵56</p><p>  6.1.4給水泵的設計計算56</p><p>

16、  6.1.5給水泵選型57</p><p>  6.2給水系統(tǒng)概述57</p><p>  第七章 凝結水系統(tǒng)設計59</p><p>  7.1凝結水系統(tǒng)概述59</p><p>  7.2凝汽器的選型59</p><p>  7.2.1凝汽器型號59</p><p>  7.

17、2.2凝汽器材質59</p><p>  7.3凝結水泵設計60</p><p>  7.3.1凝結水泵計算60</p><p>  7.3.2凝結水泵概述60</p><p>  第八章 抽汽系統(tǒng)設計62</p><p>  8.1系統(tǒng)概述62</p><p>  8.2回熱抽汽

18、熱經(jīng)濟性分析62</p><p>  第九章 結論63</p><p><b>  致 謝64</b></p><p><b>  參考文獻65</b></p><p><b>  前 言</b></p><p>  超臨界火力發(fā)電技術經(jīng)

19、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先進、成熟和達到商業(yè)化規(guī)模應用的潔凈發(fā)電技術,在不少國家推廣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節(jié)能和改善環(huán)境的效果。與同容量的亞臨界火力發(fā)電機組的熱效率比較,在理論上采用超臨界參數(shù)可提高效率2%~2.5%。同時,先進的大容量超臨界機組具有良好的運行靈活性和負荷適應性;超臨界機組大大降低了CO2、粉塵和有害氣體等污染物排放,具有環(huán)保、潔凈的特點。超臨界化可以說是火電發(fā)展的一種模式,一條道路,是被多國實踐證明的成功模式。&l

20、t;/p><p>  在全國大力發(fā)展大容量機組的趨勢下,本次畢業(yè)論文是以蕪湖某電廠為背景進行的機組擴建工程,主要涉及到了汽輪機原則性熱力系統(tǒng)計算、汽水系統(tǒng)、燃燒系統(tǒng)、汽機熱力系統(tǒng)以及輔助系統(tǒng)的設計。第二章為原則性熱力系統(tǒng)計算,第三章為鍋爐整體設計,第四到八章為汽機輔助系統(tǒng)的計算。</p><p>  本次畢業(yè)設計讓我對火電廠整體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對所學的知識也有了新理解,鞏固了專業(yè)知識。在設計

21、過程中雖然遇到了不少棘手問題,但在老師的指點下都得到了一一化解。</p><p>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論文中不妥之處,懇請老師批評指正。</p><p><b>  第一章 緒 論</b></p><p>  1.1中國電力工業(yè)的背景</p><p>  改革開放30年來,作為國民經(jīng)濟重要的基礎產業(yè),電力工業(yè)走過了一

22、條輝煌的改革發(fā)展之路,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大跨越。</p><p>  30年來中國電力工業(yè)發(fā)展之快,創(chuàng)造了世界電力發(fā)展史上的奇跡,自2004年突破4億千瓦以來,我國發(fā)電裝機容量連續(xù)保持每年新增1億千瓦的迅猛勢頭,2008年底已達到7.9253億千瓦。2007年底,我國發(fā)電裝機容量已大致相當于世界前10位電力大國中日本、德國、加拿大、法國、和英國5個國家發(fā)電裝機容量的總和。</p><p>  

23、在電力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電能質量也明顯提高。一方面是電力結構不斷優(yōu)化,電力工業(yè)裝備和技術水平已躋身世界大國行列。另一方面是電力在節(jié)能環(huán)保方面取得的進展。</p><p>  1.2中國電力行業(yè)的現(xiàn)狀</p><p>  30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電力工業(yè)在規(guī)模上、技術上均跨入世界電力的先進行列,但中國電力工業(yè)的發(fā)展同樣面臨資源和環(huán)境兩個瓶頸。目前,中國人均裝機僅0.54KW,與工業(yè)化國家相比

24、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中國的電力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加。中國電力工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仍需克服很多困難,解決很多問題,比如能源消費過度依賴煤炭,電源結構不盡合理,中國發(fā)電量的80%以上來自煤電,大量消耗煤炭造成較大的環(huán)境和運輸壓力;電網(wǎng)建設相對滯后,電網(wǎng)與電源的結構性矛盾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電力市場化改革任務還未完成,電價機制需要進一步理順,電網(wǎng)調度監(jiān)管體系尚不健全。</p><p>  1.3中國電

25、力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p><p>  我國電力行業(yè)將繼續(xù)實行大電站、大機組、高參數(shù)、環(huán)保節(jié)水的技術路線,采用超臨界、超超臨界壓力機組及循環(huán)流化床技術,整體煤氣化發(fā)電技術,增大熱電聯(lián)產、燃氣-蒸汽聯(lián)合循環(huán)及分布式能源系統(tǒng)在電源中的比例等,以提高火力發(fā)電廠效率、降低發(fā)電成本、減少環(huán)境污染為目標。</p><p>  火電機組的建設主要以600、1000MW超臨界和超超臨界壓力機組為主,它們具有

26、效率高、煤耗低、自動化程度高哦、運行人員少的特點,而且還有建設周期短、單位容量占地面積小等適合我國國情的優(yōu)勢。</p><p><b>  1.4研究內容</b></p><p>  本文講述了蕪湖某電廠超臨界660MW燃煤電廠的初步設計,設計內容如下:</p><p>  1、熟悉鍋爐設計的整個過程及設計方法后,擬定該機組的原則性熱力系統(tǒng),進

27、行相關計算并確定VWO工況下各部分汽水流量;</p><p>  2、熟悉鍋爐各個系統(tǒng)的主要設備(制粉、燃燒、風機等)及輔助設備(除氧水箱、給水泵、凝結水泵、凝結水儲水箱等),選擇合適的型號,完成相關計算;</p><p>  3、掌握鍋爐汽水流程,完成汽水系統(tǒng)設計及說明;</p><p>  4、設計汽輪機熱力系統(tǒng),包括主、再熱蒸汽、旁路、凝結水、給水、抽汽、全廠

28、疏放水。</p><p>  第二章 汽輪機原則性熱力系統(tǒng)計算</p><p>  2.1汽輪機類型和參數(shù)</p><p>  汽輪機為東方汽輪機廠生產的660MW超臨界壓力、一次中間再熱、四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輪機N660-25/600/600。</p><p>  蒸汽初參數(shù) </p><p&g

29、t;  再熱蒸汽參數(shù) 高壓缸排汽 </p><p><b>  中壓缸進汽 </b></p><p>  給水溫度 </p><p>  1~3號高壓加熱器及5號低壓加熱器均設有蒸汽冷卻段和疏水冷卻段,6號低壓加熱器帶疏水泵,7、8號低壓加熱器沒有疏水冷卻段,但疏水進入一個疏水加熱器DC。各加熱器的端差見表2

30、-1。</p><p>  表2-1 加熱器端差</p><p>  在TRL工況下各回熱抽汽的壓力和溫度、加熱器壓力和疏水冷卻器出口水焓、加熱器出口水焓等見表2-2</p><p>  表2-2 東汽-西門子型660MW超臨界機組TRL工況回熱系統(tǒng)參數(shù)</p><p>  計算中采用的其

31、他數(shù)據(jù)</p><p><b> ?。?)小汽水流量</b></p><p>  表2-3 軸封汽量及其參數(shù)</p><p><b> ?。?)其他有關數(shù)據(jù)</b></p><p><b>  小機用汽份額;</b></p><p><b&g

32、t;  小機排汽焓;</b></p><p><b>  給水泵中給水焓升;</b></p><p>  給水水側壓力31.6MPa ;</p><p>  凝水壓力2.5MPa;</p><p><b>  凝結水泵焓升;</b></p><p>  軸加疏水焓

33、417.8 kJ/kg。</p><p>  系統(tǒng)工質泄漏份額,假定其從省煤器前管路漏出,化補水由凝汽器補入。</p><p><b>  機械和發(fā)電機效率。</b></p><p>  2.2原則性熱力系統(tǒng)計算</p><p>  2.2.1全廠物質平衡</p><p>  汽輪機總耗汽量

34、 </p><p>  鍋爐蒸發(fā)量 </p><p>  鍋爐給水量 </p><p>  補充水量 </p><p>  2.3計算汽輪機各段抽汽量DJ和凝汽流量DC</p><p>  2.3.1由高壓加熱器H1熱平衡計算D1 &l

35、t;/p><p><b> ?。?-1)</b></p><p><b>  代入已知量</b></p><p><b>  簡化后為</b></p><p><b>  即H1抽汽量</b></p><p>  2.3.2由高壓加熱器

36、H2熱平衡計算D2 </p><p><b> ?。?-2)</b></p><p><b>  代入已知量</b></p><p><b>  簡化后為</b></p><p><b>  即H2抽汽量</b>&

37、lt;/p><p>  又根據(jù)質量平衡可得,</p><p><b> ?。?-3)</b></p><p><b>  即H2疏水量</b></p><p><b>  計算再熱蒸汽量:</b></p><p>  由于高壓缸軸封漏出蒸汽,故從高壓缸物質平

38、衡可得,</p><p><b>  即</b></p><p>  2.3.3由高壓加熱器H3熱平衡計算D3</p><p>  根據(jù)熱量平衡可得, </p><p><b> ?。?-4)</b></p><p><b>  代入已知量</b><

39、;/p><p><b>  簡化后為</b></p><p><b>  即H3抽汽量</b></p><p>  又根據(jù)質量平衡可得,</p><p><b> ?。?-5)</b></p><p><b>  即H3疏水量</b>&

40、lt;/p><p>  2.3.4由除氧器H4熱平衡計算D4</p><p>  由于計算工況再熱減溫水量為0,因此除氧器出口水量</p><p>  第四段抽汽包括除氧器加熱器用汽和小汽機用汽量兩部分,其中,小汽機用汽量已知:                  </p><p><b> ?。?-6)</b></p&

41、gt;<p><b> ?。?-7)</b></p><p>  所以, (2-8)</p><p><b>  即除氧器抽汽量</b></p><p><b>  除氧器疏水量</b></p><p>  2.3.由低壓加熱器H5熱平衡計算D5

42、</p><p>  由于低壓加熱器H5進口水焓未知,將疏水泵混合點M包括在H5的熱平衡范圍內,分別列出H5和H6兩個熱平衡式,然后聯(lián)立求解得和</p><p>  第五段抽汽包括5號低加用汽和對外供熱兩部分,其中。</p><p>  如右圖所示,由低壓加熱器H5熱量平衡可得, </p><p> 

43、?。?-9)         </p><p><b>  簡化后為</b></p><p><b>  (2-10)</b></p><p>  2.3.6由低壓加熱器H6熱平衡計算D6</p><p>  由低壓加熱器H6熱平衡計算</p><p><b>  

44、(2-11)</b></p><p>  整理后得 </p><p>  聯(lián)立式(2-10)、(2-11)解得</p><p><b>  已知對外供熱,</b></p><p>  則 (2-12)</p>

45、<p>  低壓加熱器H6進水量</p><p>  2.3.7由低壓加熱器H7熱平衡計算D7</p><p>  如右圖所示,根據(jù)熱量平衡可得, </p><p><b> ?。?-13)</b></p><p><b>  代入已知量</b>

46、;</p><p><b>  簡化后為</b></p><p>  又根據(jù)質量平衡可得,</p><p>  2.3.8由低壓加熱器H8熱平衡計算D8等</p><p>  如右圖所示,由低壓加熱器H8、疏水冷卻器DC、軸封冷卻器SG和凝汽器熱井構成一整體的熱平衡計算,根據(jù)熱量平衡可得, </p>

47、<p><b> ?。?-14)</b></p><p><b>  代入已知量得</b></p><p><b>  簡化后為</b></p><p>  疏水冷卻器DC的疏水量 (2-15)</p><p>  2.3.9凝汽器熱井

48、</p><p>  由凝汽器熱井物質平衡可得</p><p><b>  (2-16)</b></p><p><b>  代入得</b></p><p>  由汽輪機物質平衡校核</p><p><b> ?。?-17)</b></p>

49、<p><b>  其中,,</b></p><p><b>  代入得</b></p><p>  與誤差很小,符合工程要求。</p><p>  2.4汽輪機汽耗及功率計算</p><p>  2.4.1計算汽輪機內功率</p><p><b>  

50、(2-18)</b></p><p><b>  其中</b></p><p><b>  ,,,,</b></p><p><b>  代入可得</b></p><p>  2.4.2由功率方程式求</p><p><b> ?。?/p>

51、2-19)</b></p><p>  2.4.3各級抽汽量及功率校核</p><p>  將數(shù)據(jù)代入各處汽水相對值和各抽汽及排汽內功率,列入下表中</p><p><b>  功率校核</b></p><p><b> ?。?-20)</b></p><p>&

52、lt;b> ?。?-21)</b></p><p><b>  經(jīng)校核,最后確定</b></p><p>  表2-4 各段抽汽量和焓值</p><p>  表2-5 各項汽水流量、抽汽及排汽內功率</p><p>  2.5熱經(jīng)濟指標計算</p><p>

53、;  2.5.1機組熱耗、熱耗率、絕對電效率</p><p><b>  (2-22)</b></p><p><b> ?。?-23)</b></p><p><b> ?。?-24)</b></p><p>  第三 章鍋爐初步設計</p><p>

54、;<b>  3.1鍋爐介紹</b></p><p>  本工程鍋爐采用上海鍋爐廠生產的2X660MW平衡通風、超臨界參數(shù)、一次再熱、采用П型布置、單爐膛、改進型低NOx PM(Pollution Minimum)主燃燒器和MACT(Mitsuibishi Advanced Combustion Technology)型低NOx 分級送風燃燒系統(tǒng)、四角切圓燃燒方式、爐膛由膜式水冷壁構成、循環(huán)

55、泵啟動系統(tǒng)、調溫方式除煤/水比外,還采用煙氣分配擋板、燃燒器擺動、噴水等方式。設計煤種為神華煙煤。</p><p>  鍋爐型號:SG-2017/25-YM型。</p><p>  3.1.1鍋爐主要設計參數(shù)</p><p>  表3-1 主要參數(shù)整理</p><p><b>  3.1.2設計煤種</b>&

56、lt;/p><p>  表3-2 煤種參數(shù)</p><p><b>  3.2鍋爐整體介紹</b></p><p>  爐膛由膜式水冷壁構成,上部爐膛為垂直管圈,下部爐膛為螺旋管圈。爐膛上部布置屏式過熱器,爐膛折焰角上方有后屏過熱器和末級過熱器。在水平煙道處布置了高溫再熱器。尾部豎井分隔成前后兩個煙道,前煙道布置低溫再熱器,后煙道布置低溫

57、過熱器和省煤器。在分煙道底部設置了煙氣調節(jié)擋板裝置,用來分配煙氣量,以保持控制負荷范圍內的再熱蒸汽出口溫度。煙氣通過調節(jié)擋板后又匯集在一起經(jīng)兩個尾部煙道引入左右各一的回轉式空氣預熱器。</p><p><b>  鍋爐汽水流程</b></p><p>  一次汽水流程為:給水省煤器爐膛水冷壁內置汽水分離器頂棚過熱器包墻過熱器低溫過熱器一級減溫器屏式過熱器二級減溫器高溫

58、過熱器汽機高壓缸</p><p>  二次汽水流程:汽機高壓缸排汽低溫再熱器事故減溫水末級再熱器汽機中壓缸</p><p>  過熱器采用四級布置,即低溫過熱器(一級)→分隔屏過熱器(二級)→屏式過熱器(三級)→末級過熱器(四級);再熱器為二級,即低溫再熱器(一級)→末級再熱器(二級)。其中低溫再熱器和低溫過熱器分別布置于尾部煙道的前、后豎井中,均為逆流布置。在上爐膛、折焰角和水平煙道內分

59、別布置了分隔屏過熱器、屏式過熱器、末級過熱器和末級再熱器,由于煙溫較高均采用順流布置,所有過熱器、再熱器和省煤器部件均采用順列布置,以便于檢修和密封,防止結渣和積灰。</p><p>  3.3鍋爐制粉系統(tǒng)設計及相關計算</p><p>  3.3.1燃燒計算表、過量空氣系數(shù)等匯總</p><p>  表3-3 燃燒計算表</p><

60、p>  3.3.2鍋爐灰分平衡的推薦值</p><p>  表3-4 灰分平衡的推薦值</p><p>  表3-5 各處過量空氣系數(shù)</p><p>  由此,排煙處過量空氣系數(shù),。</p><p>  整理數(shù)據(jù)后得表3-6</p><p>  表3-6 鍋爐熱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計算<

61、/p><p>  3.4磨煤機選型及制粉系統(tǒng)參數(shù)計算</p><p>  3.4.1磨煤機選型</p><p>  3.4.1.1參數(shù)整理</p><p>  神華煙煤的煤質特性如下:Mar=13.93,Aar=7.39, </p><p>  對于干態(tài)排渣煤粉爐燃用無煙煤、貧煤和煙煤時,煤粉細度按下式選取:</p

62、><p><b> ?。?-1)</b></p><p>  一般情況下,配離心式分離器的制粉設備,。</p><p>  則 (3-2)</p><p><b>  由公式,可求得</b></p><p><b> 

63、 根據(jù)表3-7 </b></p><p>  表3-7 磨煤機及制粉系統(tǒng)的選擇</p><p>  最終選取中速磨直吹式正壓制粉系統(tǒng),并選取MPS磨煤機。</p><p>  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中,通過排粉風機的是空氣,不存在風機的磨損問題,冷空氣也不會漏人系統(tǒng),因此運行的可靠性和經(jīng)濟性都比負壓系統(tǒng)要高。但這種系統(tǒng)的磨煤機中需采取適當?shù)拿芊獯胧?,?/p>

64、則向外冒粉既污染環(huán)境又有引起自燃爆炸的危險,所以該系統(tǒng)多了密封裝置,如密封風機。等若采用熱一次風系統(tǒng),其排粉風機又稱一次風機,它所輸送的介質是高溫空氣。熱一次風機對其結構有特殊的要求,且運行可靠性差,效率也較低;采用冷一次風機系統(tǒng),即將一次風機移置到空預器之前,通過風機的介質為冷空氣,其工作條件大為改善,且因冷空氣比體積小,通風電耗也明顯降低。與此相適應,需采用三分倉回轉式空氣預熱器,以分別較熱工作壓力不同的一次風和二次風。所以,該機組

65、采用中速磨煤機正壓直吹式冷一次風機系統(tǒng),圖2-4-1。</p><p>  圖2-4-1 正壓直吹式冷一次風機系統(tǒng)</p><p>  3.4.1.2輪式(MPS型)磨煤機性能參數(shù)的計算</p><p>  3.4.1.2.1計算磨煤機出力:</p><p>  對于中速磨煤機直吹式系統(tǒng),每臺出力</p>&l

66、t;p><b>  (3-3)</b></p><p>  已知該系統(tǒng)配有6臺磨煤機,其中5臺磨煤機運行和1臺備用,即,</p><p><b>  且,</b></p><p><b>  代入可得</b></p><p><b> ?。?-4)</b&

67、gt;</p><p>  又MPS型中速磨煤機碾磨出力按下式公式計算:</p><p><b>  (3-5)</b></p><p>  式中,——磨煤機基本出力,查表 ;84好吧</p><p>  ——原煤粒度對出力的修正系數(shù),;</p><p>  ——可磨性指數(shù)、煤粉細度、原煤水分和原

68、煤灰分對出力的修正系數(shù),查表</p><p>  表3-8 輪式磨煤機出力修正系數(shù)</p><p><b>  ,查表可得。</b></p><p>  表3-9 輪式磨煤機出力修正系數(shù)</p><p><b>  ,查表可得。</b></p><p>  表3-10

69、輪式磨煤機出力修正系數(shù)</p><p><b>  已知,查表可得。</b></p><p>  表3-11輪式磨煤機出力修正系數(shù)</p><p><b>  已知,查表可得。</b></p><p><b>  將以上數(shù)據(jù)代入,得</b></p><p&g

70、t;<b>  (3-6)</b></p><p>  查取電力工程師手冊,可知MPS型中速磨煤機系列參數(shù),如表2-4-6:</p><p>  表3-12 輪式磨煤機系列參數(shù)</p><p>  由表 可查得該磨煤機系列參數(shù):</p><p>  基本出力:56.8.0 t/h</p><p&

71、gt;  磨盤直徑:2250 mm</p><p>  磨盤轉速:24.1r/min</p><p>  電動機功率:650 kW</p><p>  入磨最大通風量:24.8 kg/s</p><p>  阻力(含分離器):6.97 kPa</p><p>  密封風總量/通過磨內風量:1.54/1.02 kg/s&

72、lt;/p><p>  外形尺寸(長/寬/高):10500/6500/9500 mm</p><p>  3.4.1.2.2通風量及風環(huán)風速</p><p><b>  1、通風量</b></p><p>  輪式磨煤機的通風量按圖2-4-2 確定。</p><p>  圖2-4-2 輪式磨煤機的通

73、風量和阻力隨磨煤機出力的變化</p><p><b>  已知,,</b></p><p><b> ?。?-7)</b></p><p><b>  已求得,由此</b></p><p>  已知密封風通過磨內風量為1.02kg/s,入磨最大通風量為24.8kg/s,修正通風

74、量后得,</p><p><b> ?。?-8)</b></p><p><b>  2、風環(huán)風速</b></p><p>  輪式磨煤機的風環(huán)風速在100%通風量下設計為75~78m/s,當風煤比較大時,風環(huán)風速取下限,否則取上限。</p><p>  因風煤比,較小,所以取風環(huán)風速為78m/s。

75、</p><p>  3.4.1.2.3磨煤機阻力</p><p>  輪式磨煤機在100%負荷下的阻力值查表2-4-6,為6.97kPa。該阻力值是在分離器擋板開度為30%下的數(shù)值,其他開度下的阻力值及其隨出力的變化見圖2.4.2。</p><p>  2.4.1.2.4磨煤機功率</p><p>  MPS磨煤機功率計算公式如下:<

76、/p><p><b> ?。?-9)</b></p><p>  式中,——磨煤單位能耗,一般取</p><p>  ——磨煤機空載功率,對MPS-190、MPS-225、MPS-255型磨煤機分別為77、117、168kW,即。</p><p><b>  則 </b></p>&

77、lt;p>  3.4.2鍋爐制粉系統(tǒng)</p><p>  3.4.2.1選擇原則</p><p>  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特點:供粉差,但系統(tǒng)簡單,經(jīng)濟性高;對于600MW及以上機組,多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p><p>  制粉系統(tǒng)采用中速磨正壓直吹式系統(tǒng),每爐配6臺型號為MPS225的輥一環(huán)式中速磨煤機和六臺電子稱重式給煤機,給煤機的轉速控制采用變頻器控制。每

78、臺磨供一層共2×4=8只燃燒器,燃燒器為低NOX的PM型并配有MACT型分級送風系統(tǒng),以進一步降低NOX生成量。</p><p>  燃燒設計煤種時,在BMCR工況下,5臺磨煤機運行,1臺備用。</p><p>  每臺鍋爐配置了兩臺密封風機,密封風機將一次風機出口的冷一次風增壓后,作為磨煤機的密封風,用來密封磨煤機和磨煤機的出口快關門。</p><p>

79、  3.4.3 制粉系統(tǒng)熱平衡計算</p><p>  3.4.3.1制粉系統(tǒng)熱平衡計算目的:</p><p>  確定磨煤機所需的干燥劑量、干燥劑初溫和組成;</p><p>  通過系統(tǒng)進出口熱量平衡方程解出干燥劑初溫及其各種氣體份額。</p><p>  3.4.3.2熱平衡計算</p><p>  制粉系統(tǒng)熱平

80、衡就是指輸入制粉系統(tǒng)的熱量應等于輸出系統(tǒng)的熱量,即。</p><p>  熱平衡計算中涉及干燥劑初溫、終溫、干燥劑及燃料比熱容、干燥劑的組成、磨煤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及散熱損失、系統(tǒng)的漏風率等的確定。</p><p>  該機組采用中速磨煤機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一般采用熱風作干燥劑。</p><p>  3.4.3.2.1熱平衡的項目分述如下:</p>

81、<p>  按照輸入熱量與輸出熱量和消耗熱量相等的原則,列出熱平衡方程:</p><p><b>  (3-10)</b></p><p>  制粉系統(tǒng)干燥磨制1KG煤輸入的總熱量qin按下式計算:</p><p><b> ?。?-11)</b></p><p>  式中 qag1—

82、—干燥劑的物理熱;</p><p>  qs——密封(軸封)風的物理熱;</p><p>  qmac——磨煤機工作時碾磨機械所產生的熱量。</p><p>  3.4.3.2.2干燥劑的物理熱qag1</p><p>  因為中速磨正壓直吹式系統(tǒng)一般采用熱風作干燥劑,即干燥劑僅為空氣,則</p><p><b&

83、gt; ?。?-12)</b></p><p>  式中,——干燥劑的初溫度,,取空預器出口溫度,為;</p><p>  ——在溫度下干燥劑的質量比熱容,,查下表;</p><p>  ——干燥每千克原煤所需的干燥劑量,</p><p>  若以空氣作為干燥劑且時,所取的熱風溫度應比空預器出口處低,大容量機組取下限。故先估取干燥

84、劑初溫度,可查表2-4-7 得</p><p>  表3-13 空氣的比熱容(含濕量)干空氣</p><p>  而后計算初始干燥劑量g1:</p><p>  因該機組采用中速磨煤機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般采用熱風作干燥劑,所以其干燥劑為純空氣干燥劑。該系統(tǒng)干燥劑量g1計算公式如下:</p><p>  對于碗式和輪式磨煤機,</p

85、><p><b> ?。?-13)</b></p><p>  式中——磨煤機通風量,,;</p><p>  ——進入磨煤機的密封風量,,;</p><p>  ——磨煤機出力,,對于輪式磨煤機為設計最大出力;</p><p>  ——相當于下的負荷率,;</p><p> 

86、 ——相當于下的通風率,由表2-4-8確定。</p><p><b>  表3-14</b></p><p>  對于輪式磨煤機(MPS),查表3-14可得,,代入已知數(shù)據(jù)可得, </p><p><b> ?。?-14)</b></p><p>  由此, </p&g

87、t;<p><b> ?。?-15)</b></p><p><b>  代入已求得數(shù)據(jù),即</b></p><p><b> ?。?-16)</b></p><p>  3.4.3.2.3密封(軸封)風的物理熱</p><p>  密封(軸封)風的物理熱按下式確

88、定:</p><p><b> ?。?-17)</b></p><p>  式中,——密封風風量,;</p><p>  ——密封風溫度,取;</p><p>  ——在下濕空氣比熱容,按圖 2-4-3 確定,經(jīng)查得。</p><p><b>  由此,</b></p&

89、gt;<p><b> ?。?-18)</b></p><p>  圖2-4-3 氣體平均質量比熱容</p><p>  3.4.3.2.3磨煤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p><p>  磨煤機工作時研磨機件所產生的機械熱按下式計算:</p><p><b>  (3-19)</b>&l

90、t;/p><p><b>  (3-20)</b></p><p>  式中,——機械熱轉化系數(shù),按表2-4-9 查取,經(jīng)查得;</p><p>  ——磨煤的單位電耗,;</p><p><b>  ——磨煤機功率,。</b></p><p>  表3-15 磨煤機機

91、械熱轉化系數(shù)</p><p><b>  由此,</b></p><p>  3.4.3.2.4蒸發(fā)原煤水分消耗的熱量</p><p>  原煤水分在磨制過程中蒸發(fā)所消耗的熱量按下式計算</p><p><b> ?。?-21)</b></p><p><b>  

92、式中,</b></p><p>  ——制粉系統(tǒng)終端溫度,;</p><p>  ——原煤溫度,如無預干燥,一般?。?lt;/p><p>  ——多干燥的水分,。</p><p>  為確定干燥劑終溫,首先要確定磨煤機出口溫度,磨煤機出口最高允許溫度可查表3-16確定。</p><p>  表3-16

93、磨煤機最高出口允許溫度</p><p>  對于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且,磨煤機出口最高允許溫度按下式計算:</p><p><b> ?。?-22)</b></p><p><b>  取。</b></p><p>  磨煤機出口溫度確定后,干燥劑終溫可按下列原則確定:</p>&l

94、t;p>  儲倉式負壓系統(tǒng) ,;</p><p>  直吹式負壓系統(tǒng) ,;</p><p>  直吹式正壓系統(tǒng) ,。</p><p>  另外,為了煤粉的正常輸送,應高于露點溫度,且不能低于。一般情況下,對儲倉式系統(tǒng),,;對直吹式系統(tǒng),,。(露點溫度見表 )具體計算見干燥劑部分。</p><p><b>  最終,取。

95、</b></p><p><b>  按下式計算:</b></p><p>  , (3-23)</p><p>  式中,——煤粉水分,即,查表3-17確定。</p><p>  表3-17 煤粉水分Mpc</p><p><b

96、>  對于煙煤,,已知,</b></p><p><b>  則有</b></p><p><b>  選取,</b></p><p>  則 </p><p><b>  將,代入,可得</b></p>&l

97、t;p><b> ?。?-24)</b></p><p>  3.4.3.2.5乏氣干燥劑帶出的熱量</p><p>  干燥劑、密封風,在磨煤機內工作完后統(tǒng)稱為乏氣,它們攜帶一部分熱量離開磨煤機。</p><p>  當干燥劑僅為熱風時,該熱量按下列公式進行計算:</p><p><b>  (3-25

98、)</b></p><p><b>  式中,</b></p><p>  ——制粉系統(tǒng)漏風系數(shù),查表3-18確定;</p><p>  ——制粉系統(tǒng)終端溫度,;</p><p>  ——為下濕空氣的比熱容,按圖2-4-3氣體平均質量比熱容查取,。</p><p>  表3-18 制

99、粉系統(tǒng)漏風系數(shù)</p><p>  對于中速磨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取。</p><p><b>  代入上述數(shù)據(jù),可得</b></p><p><b>  (3-26)</b></p><p>  3.4.3.2.6加熱燃料消耗的熱量</p><p>  加熱燃料消耗的熱量按

100、下式計算:</p><p><b> ?。?-27)</b></p><p><b> ?。?-28)</b></p><p><b> ?。?-29)</b></p><p><b>  式中, </b></p><p>  

101、——進出口平均溫度,;</p><p>  ——灰的比熱容,按下列公式計算,。</p><p>  灰的比熱容計算公式如下:</p><p><b> ?。?-30)</b></p><p>  純煤的比熱容 </p><p>  灰分不同基準之間的換算公式如下:</p>

102、<p><b> ?。?-31)</b></p><p><b>  由此,</b></p><p>  在日平均溫度為以下又無解凍庫的情況下:</p><p><b> ?。?-32)</b></p><p><b>  式中,</b>&l

103、t;/p><p>  ——最低日平均溫度,取。</p><p><b>  則</b></p><p>  設計過程中采用解凍庫,所以</p><p>  將,代入的計算公式,如下</p><p>  3.4.3.2.7設備散熱損失</p><p>  設備散熱損失按下式計算:

104、</p><p><b> ?。?-33)</b></p><p><b>  式中,</b></p><p>  ——設備散熱損失系數(shù),儲倉式系統(tǒng),直吹式系統(tǒng)。</p><p><b>  則</b></p><p>  3.4.3.2.8制粉系統(tǒng)熱平

105、衡</p><p>  制粉系統(tǒng)熱平衡就是指輸入制粉系統(tǒng)的熱量應等于輸出系統(tǒng)的熱量,即。</p><p>  則有 </p><p>  , (3-34) </p><p>  而 </p><p><b>  ,

106、</b></p><p><b>  所以,</b></p><p><b>  修正后,</b></p><p>  3.4.4干燥劑組成</p><p>  對于正壓直吹式系統(tǒng)磨煤機有密封風時,且采用冷風作密封,尚考慮密封風量,按下列公式計算:</p><p>

107、;<b>  質量</b></p><p><b> ?。?-35)</b></p><p>  式中,、——分別為干燥劑中熱風和冷風的份額(按質量),按平衡方程求得;</p><p>  ——密封風質量流量,。</p><p>  如下列出其平衡方程:</p><p>&l

108、t;b> ?。?-36)</b></p><p><b>  一般取,,</b></p><p>  查表2-4-7空氣的比熱容可得,,</p><p><b>  計算求得:</b></p><p>  而 (3-37)<

109、;/p><p><b>  2、體積</b></p><p><b>  (3-38)</b></p><p><b>  3、密度</b></p><p><b> ?。?-39)</b></p><p>  如果要計算干燥劑的實際體

110、積,應對上述參數(shù)計算中的所有各種情況下所得的進行溫度和壓力修正。</p><p><b>  對于每公斤原煤:</b></p><p><b>  (3-40)</b></p><p><b>  則相應的密度為:</b></p><p><b> ?。?-41)&l

111、t;/b></p><p>  3.4.5含濕量(絕對濕度)的計算</p><p>  為了保證氣粉混合物的正常輸送,設備末端干燥劑的溫度應高于露點溫度,且不能低于,否則應重新計算。</p><p>  對于僅用空氣作干燥劑時,每公斤干燥劑含濕量按下式計算:</p><p><b> ?。?-42)</b><

112、/p><p>  式中, ——空氣的含濕量,通常采用。</p><p><b>  代入可得,</b></p><p>  因此,查表3-19可知,當時,其對應的露點溫度。</p><p>  表3-19 空氣含濕量與露點</p><p>  已求得干燥劑終端溫度,而

113、露點溫度,即。一般情況下,對儲倉式系統(tǒng),,;對直吹式系統(tǒng),,。即對于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至少應使,而,這說明能保證氣粉混合物的正常輸送,取滿足計算要求。</p><p>  3.4.6制粉系統(tǒng)干燥出力核算</p><p>  磨煤機干燥出力應等于或略大于碾磨出力,當大于以上時,干燥出力有裕量,可以適當降低干燥劑初溫;當小于時,干燥出力不足,應采用提高的方法使磨煤機的干燥介質量與通風量一致。磨煤機

114、的干燥出力由下式確定:</p><p><b> ?。?-43)</b></p><p>  式中, ——對于每千克原煤干燥劑的實際體積,。</p><p><b>  將 代入上式,</b></p><p><b>  則</b></p>

115、<p>  而,即磨煤機干燥出力應等于或略大于碾磨出力,符合計算要求。</p><p>  綜上所述,制粉系統(tǒng)干燥出力校核完成。</p><p>  3.5制粉系統(tǒng)的空氣動力計算</p><p>  制粉系統(tǒng)空氣計算的目的是確定制粉系統(tǒng)管道及其元件、設備、部件總的全壓降,選擇一次風機或排粉機設計參數(shù),并保證以合適的氣流速度輸送煤粉。</p>

116、<p>  對于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尚應進行每臺磨煤機后得并列輸送管道間的阻力均衡計算,以保證各管間的煤粉和空氣偏差不致過大。</p><p>  3.5.1通風機的選型</p><p>  1、通風機的選擇原則</p><p>  選擇通風機時,應以安全、經(jīng)濟、可靠為根據(jù)具體的出力要求選擇合適的通風機類型和臺數(shù)。</p><p>  

117、表3-20 送風機的選擇</p><p>  表3-21 引風機的選擇</p><p>  表3-22 一次風機的選擇</p><p>  表3-23 其他風機的選擇</p><p>  2、該制粉系統(tǒng)的風機有排粉機、一次風機、密封風機和送引風機。</p><p&

118、gt;  (1)一次風機包括冷一次風機和熱一次風機。冷一次風機輸送常溫空氣經(jīng)空預器預熱后至制粉系統(tǒng);熱一次風機輸送的是經(jīng)鍋爐空預器預熱的空氣。</p><p>  (2)密封風機用于正壓運行的磨煤機和給煤機來防止含粉氣流泄露。</p><p>  3、制粉系統(tǒng)的壓頭和風量應能滿足系統(tǒng)最大出力的需求,其臺數(shù)和風量、壓頭的確定如下:</p><p>  制粉系統(tǒng)風機臺數(shù)

119、和風量、風壓裕度的選擇應符合DL5000-94《火力發(fā)電廠設計技術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風機的臺數(shù)按下列要求確定:</p><p>  冷一次風機的臺數(shù)不少于2臺,不設備用風機;</p><p>  熱一次風機的臺數(shù)宜與磨煤機臺數(shù)相同;</p><p>  排粉機應與磨煤機臺數(shù)相同;</p><p>  每臺鍋爐設置的密封風機不少于2臺,其中1臺

120、備用;當每臺磨煤機</p><p>  設單獨的密封風機時,可不設備用密封風機。</p><p>  4、制粉系統(tǒng)風機的風量和壓頭宜根據(jù)不同的制粉系統(tǒng)和風機類別來確定。</p><p>  對于采用三分倉空預器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的冷一次風機,風機的風量應包括鍋爐在最大連續(xù)蒸發(fā)量所需的一次風量、全部磨煤機的密封風量和制造廠保證的空預器漏風量。</p>&

121、lt;p>  風量裕量宜為50%(即風量裕量系數(shù))</p><p>  5、風機型式的選擇:</p><p>  (1)對于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當采用三分倉空預器時,冷一次風機宜采用單速離心式風機;經(jīng)過比較,也可采用動葉可調軸流式風機。</p><p>  (2)排粉風機采用離心式風機。</p><p><b>  綜上所述,

122、選用:</b></p><p>  每臺鍋爐設2臺動葉可調軸流式送風機,不設備用;</p><p>  設2臺動葉可調軸流式引風機,不設備用;</p><p>  設2臺動葉可調軸流式冷一次風機,不設備用;6臺熱一次風機;</p><p>  設6臺離心式排粉風機。</p><p>  3.5.2各風機風量

123、計算</p><p>  2.5.2.1一次風量計算</p><p><b>  (3-44)</b></p><p>  式中, ——一次風率,由表2-5-5 選取,?。?lt;/p><p>  ——過量空氣系數(shù),?。?lt;/p><p>  ——冷空氣溫度,取;</p>

124、;<p><b>  ——壓力修正,取。</b></p><p>  表 3-24 一次風率推薦值</p><p>  將上述數(shù)據(jù)代入計算公式可得,</p><p><b> ?。?-45)</b></p><p><b>  因其風量裕量系數(shù),</b>

125、</p><p>  所以,總一次風量 </p><p><b> ?。?-46)</b></p><p>  即一臺一次風機的風量為 </p><p>  根據(jù)一次風機風量等相關參數(shù),可選擇2臺動葉可調軸流式一次風機型號:PAF18-10-2。</p><p>  

126、表3-25 PAF型大型電廠鍋爐動葉可調軸流一次風機性能參數(shù)</p><p>  3.5.2.2二次風量計算</p><p><b> ?。?-47)</b></p><p>  式中, ——二次風率,由表 選取,??;</p><p>  ——過量空氣系數(shù),?。?lt;/p><p&

127、gt;<b>  ——壓力修正,取。</b></p><p>  將上述數(shù)據(jù)代入計算公式可得,</p><p><b>  因其風量裕量系數(shù),</b></p><p>  所以,總二次風量 </p><p><b> ?。?-48)</b></p>

128、<p>  即一臺二次風機的風量為 </p><p>  根據(jù)送風機風量等相關參數(shù),可選擇2臺動葉可調軸流式送風機型號:FAF 28-13.3-1。</p><p>  3.5.2.3引風量計算:</p><p><b>  (3-49)</b></p><p>  式中, </p&g

129、t;<p>  ——空預器出口過量空氣系數(shù),;</p><p><b>  ——壓力修正,取。</b></p><p>  將上述數(shù)據(jù)代入計算公式可得,</p><p><b>  因其風量裕量系數(shù),</b></p><p><b>  所以,總引風量</b>&l

130、t;/p><p>  即一臺引風機的風量為</p><p><b> ?。?-50)</b></p><p>  根據(jù)引風機風量及電力工程師手冊表4-114相關參數(shù),可選擇2臺SAF系列動葉可調軸流式引風機,其型號為:SAF37.5-19-1。 </p><p>  3.6制粉系統(tǒng)附屬部件和設備的選擇</p>

131、<p><b>  3.6.1原煤倉</b></p><p>  大容量鍋爐的原煤倉宜采用鋼結構的圓筒倉形,下接圓錐形或雙曲形出口段,其內壁應光滑。每臺鍋爐設置6只鋼制原煤倉,煤倉材料采用碳鋼,錐體部分采用不銹鋼內襯,錐斗的水平夾角大于70°,但因于計算方便,將其設為60°,且原煤倉的開口為方形,原煤倉底部為正方形。考慮輸煤系統(tǒng)有出現(xiàn)故障的原因,一般原煤斗容量按

132、相應于8小時以上的鍋爐最大連續(xù)出力的耗煤量來考慮,設計煤種按6只煤倉計算能滿足鍋爐BMCR負荷下8小時耗煤量。</p><p> ?。?)原煤倉應按煤的特性以及煤的水分,黏附性和壓實性進行設計,須滿足以下要求:</p><p>  a.每倉的容量能滿足在電廠上煤制度下鍋爐運行的要求;</p><p>  b.在控制的煤流量下,保持連續(xù)的煤流;</p>

133、<p>  c.煤倉內不會出現(xiàn)搭拱和漏斗狀現(xiàn)象。</p><p>  d.煤倉內壁應光滑,不應有任何凹陷和凸出部位和物件。</p><p> ?。?)原煤倉的容積Vb按下式計算:</p><p><b> ?。?-51)</b></p><p>  式中: T——煤倉貯煤量供鍋爐工作的小時數(shù),對于直吹

134、式系統(tǒng),T選8~12,故取10;</p><p>  Bc——鍋爐最大連續(xù)蒸發(fā)量時的燃煤量,t/h;</p><p>  Kfil——煤倉充填系數(shù),取0.8;</p><p>  ρc,b——原煤堆積密度,為0.6027t/m3;</p><p>  Zb——除備用磨煤機所對應的原煤倉外的原煤倉的數(shù)目。</p><p>

135、;<b>  代入數(shù)據(jù)得</b></p><p>  (3)原煤倉應有防止大塊煤及其他雜物進入的裝置。一般可以在煤倉的進口處設置格子柵欄。</p><p>  (4)原煤倉設置煤位監(jiān)測裝置,大容量鍋爐的原煤倉應裝設低煤位信號和給煤中斷信號。</p><p><b>  3.6.2給煤機</b></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