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為明確行距配置和多效唑化控對冬小麥群體質量、個體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形成的影響,構建更為完善的河北省高產、超高產小麥栽培技術體系,于2011-2012年在河北省藁城市進行田間試驗。試驗以冬小麥品種石麥18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區(qū)試驗設計,主區(qū)為行距配置,設3個水平,分別為:15cm等行距、12.5 cm+12.5 cm+20 cm(即三密一稀種植模式)和12 cm等行距;副區(qū)為多效唑化控,設3個水平,分別為:對照、起身期化控、拔節(jié)期化控。研究結
2、果表明,行距配置與多效唑化控處理對各性狀指標的互作效應一般不顯著,行距配置和多效唑化控2個因素的主效應如下:
1.不同行距配置各時期的群體總莖數、總成穗率、分蘗成穗率、葉面積指數、干物質積累量以及群體次生根條數基本上均以15 cm等行距最高,三密一稀和12 cm等行距處理水平相當。噴施多效唑處理的小麥分蘗成穗率、群體葉面積指數和干物質積累量明顯提高,并且以拔節(jié)期噴施多效唑的效果更顯著。噴施多效唑對小麥成熟期群體次生根條數的
3、影響不顯著。
2.對小麥旗葉凈光合速率以及光合作用相關參數的分析表明,旗葉凈光合速率與SPAD值、氣孔導度和蒸騰速率呈顯著正相關,與胞間CO2濃度呈顯著負相關。小麥項部葉片的葉基角、開張角表現為旗葉<倒二葉<倒三葉。15 cm等行距的小麥冠層葉片的開張角和披垂度較小,株型較為緊湊。不同行距配置的旗葉凈光合速率以及各參數均以15 cm等行距和三密一稀優(yōu)于12 cm等行距。不同化控處理比較,拔節(jié)期多效唑化控的小麥旗葉凈光合速率
4、、旗葉SPAD值顯著提高,而對頂部葉片其他光合參數的影響不顯著。
3.不同行距配置的小麥莖稈質量和抗倒性能表現為,株高、莖稈重心高度和節(jié)間長度基本上以15 cm等行距的最低,12 cm等行距的最高?;抗?jié)間粗度、稈壁厚度、單位長度干重、莖稈機械強度及抗倒伏指數則有相反趨勢。起身期和拔節(jié)期噴施多效唑的小麥株高、莖稈重心高度和節(jié)間長度顯著降低,基部節(jié)間粗度、稈壁厚度、機械強度有所增加,抗倒伏指數顯著增大??沟狗笖蹬c株高、重心
5、高度、節(jié)間長度呈顯著負相關,與莖稈機械強度、第1、2節(jié)間單位長度干重、第2節(jié)間稈壁厚度呈顯著正相關,與第2、第3節(jié)間粗度和第3節(jié)間稈壁厚度呈不顯著正相關。
4.3種行距配置的小麥產量和產量構成因素均以15 cm等行距的最高,三密一稀的其次,12 cm等行距的最低。其中,3種行距配置的每公頃穗數差異不顯著;15cm等行距的穗粒數、千粒重和籽粒產量均顯著高于12cm等行距的,15 cm等行距的穗粒數和籽粒產量也顯著高于三密一稀
6、的。起身期和拔節(jié)期多效唑化控處理的每公頃穗數和千粒重均高于對照,但只有拔節(jié)期化控與對照的差異顯著。相反,起身期和拔節(jié)期化控處理的穗粒數均低于對照,同樣,也只有拔節(jié)期化控與對照的差異顯著。產量構成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3個化控水平的籽粒產量表現為對照<起身期化控<拔節(jié)期化控,其中拔節(jié)期化控的籽粒產量顯著高于起身期化控和對照,而起身期化控處理與對照的籽粒產量差異不顯著。這表明,拔節(jié)期噴施多效唑更有利于提高小麥產量,但要注意其對穗粒數減少的不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距配置和密度對冬小麥群體質量和產量的影響.pdf
- 春季追氮與多效唑化控對冬小麥生育動態(tài)的影響.pdf
- 花后短暫高溫脅迫和行距配置對冬小麥產量及品質的影響.pdf
- 不同密度下超窄行距對冬小麥群體質量和產量的影響.pdf
- 種植密度和噴施多效唑對冬小麥倒伏及冠層光合的影響.pdf
- 氮肥和行距對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研究.pdf
- 乙烯利和多效唑對苧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pdf
- 氮肥管理對寒地冬小麥群體質量和產量的影響.pdf
- 灌水次數和施鉀量對冬小麥群體物質生產和產量形成的影響.pdf
- 多效唑對春花生的生物和產量效應.pdf
- 氮肥運籌技術對冬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pdf
- 冬小麥多品種間作對群體生長特性及產量的影響.pdf
- 播種期和密度對冬小麥群體質量和產量的調控效應.pdf
- 水氮運籌對冬小麥群體物質生產特性和產量形成的影響.pdf
- 冬小麥不同生育時期漬水對出苗率和產量及品質的影響.pdf
- 浮塵對冬小麥生理及產量和品質的影響.pdf
- 烯效唑噴施對川芎產量和質量的影響.pdf
- 多效唑和烯效唑對西瓜接嫁苗質量的影響.pdf
- 秸稈覆蓋下群體大小及調控對冬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pdf
- 鋅對冬小麥光合特性及產量和品質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