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卵磷脂?;D移酶1缺陷小鼠視網膜變性和基因治療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溶血卵磷脂?;D移酶1缺陷對小鼠視網膜組織和視網膜電圖的影響
  目的:觀察溶血卵磷脂?;D移酶1缺陷(LPCAT1)小鼠視網膜組織結構和視網膜電圖(F-ERG)在變性過程中的變化。
  方法:Lpcat1基因自發(fā)突變純合子的rd11小鼠作為實驗組,選取出生后14、28、42和56d的小鼠共60只;同齡野生型C57BL/6J小鼠(60只)作為對照。上述4個年齡段的兩組小鼠,行視網膜石蠟切片HE染色觀察視網膜顯微結構

2、;行F-ERG檢測,記錄暗視桿體反應和明視錐體反應。運用視網膜鋪片免疫熒光染色法,觀察兩組小鼠視錐細胞M-和S-視蛋白的表達分布及變化。
  結果:光學顯微鏡觀察發(fā)現:實驗組小鼠視網膜組織結構隨鼠齡增長光感受器細胞層逐漸減少,而對照組視網膜組織結構基本正常。F-ERG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小鼠出生后14、28 d暗視桿體反應存在,呈下降趨勢,出生后42和56 d,暗視桿體反應消失,對照組各時間點暗視桿體反應正常;出生后14d,實驗組

3、和對照組小鼠b波振幅分別為(72.8±15.6)、(105.2±21.1)μV,實驗組較對照組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760,P<0.05);出生后28 d時,實驗組和對照組小鼠b波幅值分別為(20.6±6.4)、(231.8±32.0)μV,實驗組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471,P<0.05)。實驗組小鼠出生后14、28和42 d明視錐體反應存在,呈降低趨勢,出生后56 d明視錐體反應消失,對照組各時

4、間點明視錐體反應正常;出生后14d,實驗組和對照組小鼠b波振幅分別為(46.8±7.2)、(42.8±6.4)μV,兩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出生后28和42 d,實驗組小鼠b波振幅分別為(78.0±8.2)、(17.2±2.0)μV,對照組小鼠b波振幅分別為(91.4±9.4)、(116.2±12.9)μV,實驗組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01、-17.008,P均<0.05)。視網膜鋪片免疫熒光染色結果顯示:

5、實驗組小鼠視網膜錐細胞M-和S-視蛋白表達密度隨鼠齡增長逐漸下降,到出生后42 d,實驗組小鼠視網膜大部分區(qū)域M-視蛋白和S-視蛋白表達消失,而對照組未見明顯變化。出生后28 d,實驗組小鼠視網膜后極部顳上、顳下、鼻上、鼻下區(qū)域M-視蛋白的表達密度分別為(414±32)、(300±8)、(324±22)和(250±20)個/0.037mm2,與同齡對照組(484±21)、(442±19)、(459±34)和(436±12)個/0.037

6、 mm2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4.114、15.225、7.505、17.990, P均<0.05);上述4個區(qū)域S-視蛋白的表達密度下降更明顯,分別為(8±4)、(175±16)、(74±13)、(315±20)個/0.037 mm2,明顯低于對照組(73±16)、(436±30)、(393±30)和(480±19)個/0.037 mm2,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8.555、17.076、21.637、13.498,P均<0.

7、05)。
  結論: LPCAT1缺陷主要影響小鼠視網膜外層光感受器細胞,視桿系統功能下降早于視錐系統,錐細胞S-視蛋白的消失早于M-視蛋白。
  第二部分:腺相關病毒載體介導Lpcat1基因治療rd11小鼠視網膜變性的研究
  目的:rd11小鼠是近年來新發(fā)現的視網膜變性動物模型(Lpcat1基因自發(fā)突變純合子),目前對其的治療研究并未有見報道。為了驗證這種視網膜變性基因治療的可行性,我們以酪氨酸突變的腺相關病毒(A

8、AV)作為轉基因載體,觀察其能否挽救視網膜結構及功能。
  方法:將AAV8(Y733F)-smCBA-Lpcat1注射至60只出生后14 d的rd11小鼠一只眼視網膜下腔,對側眼不注射作為陰性對照。分別檢測治療后4、7和10周rd11小鼠視網膜電圖(F-ERG),并通過水迷宮實驗檢測視行為。最后對小鼠眼球進行HE染色、免疫熒光染色、視網膜鋪片,觀察視網膜結構及LPCAT1蛋白和錐細胞視蛋白的表達情況。實驗中均選擇同齡野生型C57

9、BL/6J小鼠作為陽性對照。
  結果:AAV8(Y733F)介導Lpcat1基因的表達可以有效恢復視網膜結構和功能,療效可維持10周以上。治療后10周,rd11小鼠治療眼F-ERG最大混合反應、暗視桿體反應和明視錐體反應b波振幅分別為(417.3±63.8)、(208.3±31.5)和(68.7±8.5)μV,與未治療眼(14.9±10.9μV、5.4±4.6μV和6.0±6.5μV)和同齡野生型C57BL/6J小鼠(659.7

10、±47.2μV、314.0±44.1μV和109.0±7.5μV)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而反映視錐、視桿細胞敏感度的b波峰時,治療眼與同齡野生型C57BL/6J小鼠間無明顯差異;HE染色結果顯示rd11小鼠治療眼視網膜外核層厚度達6~7層,較未治療眼明顯變厚;免疫熒光染色可檢測到治療眼視網膜中LPCAT1蛋白陽性表達,錐細胞M-和S-視蛋白的表達恢復,而未治療眼均呈陰性表達;水迷宮實驗顯示rd11小鼠治療眼和對側未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