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蘆醇對食管腺癌生長抑制及放射增敏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目的:細胞周期調(diào)節(jié)紊亂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及其與上、下游基因形成的信號通路可影響能量代謝、自噬、細胞周期調(diào)控等過程,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轉(zhuǎn)移等密切相關(guān)。近年來,食管腺癌(EAC)的發(fā)病率劇增,因其總體預后較差,具有廣泛浸潤及遠處轉(zhuǎn)移等重要特征,故目前主要采取包括放療在內(nèi)的多學科綜合治療。然而,這種治療模式存在諸多副作用,尋求高效低毒

2、藥物、提高放療效果,成為近年來食管癌治療領(lǐng)域的研究熱點。作為一種具有多重藥理學活性的多酚類化合物,白藜蘆醇(RSV)的抗腫瘤作用及分子機制已引起廣泛關(guān)注。本研究應(yīng)用RSV作用于兩種食管腺癌細胞系(OE33和OE19),觀察其對細胞增殖、遷移能力及放射敏感性的影響,并探討其作用機制。
  方法:①MTT比色法及BrdU摻入法評價RSV對EAC細胞增殖、DNA合成的影響;②貼壁實驗、劃痕試驗及穿孔試驗評價RSV對EAC細胞浸潤、遷移能

3、力的影響;③Western blot法測定AMPK蛋白、磷酸化AMPK蛋白(P-AMPK)、p27Kipl蛋白、P-p27Kipl蛋白、S期激酶相關(guān)蛋白2(Skp2)水平,特異性熒光多肽底物(Suc-LLVY-AMC)評價26S蛋白酶體活性;逆轉(zhuǎn)錄聚合酶鏈反應(yīng)(RT-PCR)法檢測RSV對EAC細胞p27Kipl mRNA表達水平的影響;流式細胞術(shù)分析細胞周期分布變化,以探討RSV影響EAC細胞增殖、浸潤及遷移能力的機制;④通過細胞克隆

4、形成實驗檢測EAC細胞存活率,按多靶單擊模型擬合細胞存活曲線,計算反映放射敏感性的指標,包括2Gy時的細胞存活分數(shù)(SF2)、平均致死劑量(D0)、準閾劑量(Dq)和放射增敏比(SER),以評價RSV對EAC細胞的放射增敏作用;⑤通過流式細胞儀分析單獨X線照射(IR)和IR聯(lián)合RSV對EAC細胞周期分布的影響,Western blot法半定量分析KU80蛋白、KU70蛋白、RAD51蛋白的變化,闡明RSV放療增敏的機制。
  結(jié)果

5、:⑴MTT比色法和BrdU摻入法顯示:RSV抑制體外培養(yǎng)的OE33、OE19細胞生長及DNA合成,隨藥物濃度的增高及作用時間的延長,細胞的抑制率逐漸升高,兩種細胞在24 h的IC50分別為94.83μ M、97.07μ M;⑵不同濃度RSV作用后,OE33、OE19細胞形態(tài)不規(guī)則,體積明顯縮小,并可見核染色質(zhì)凝聚,核固縮等表現(xiàn);⑶RSV作用于OE33、OE19細胞,細胞的貼壁能力隨藥物濃度的增高而逐漸減弱;⑷細胞劃痕試驗及穿孔試驗結(jié)果顯

6、示,OE33、OE19細胞在RSV作用下,其侵襲、遷移能力隨藥物濃度的增高而逐漸減弱;0、50、100μM RSV作用后,穿膜的OE33細胞數(shù)均值分別為196.13、67.25和25.38,穿膜的OE19細胞數(shù)均值分別為205.61、73.36和29.63,差異有顯著性;⑸流式細胞術(shù)分析表明:RSV可使G1期細胞比例增加,S期細胞比例減少;單獨X線照射(TR) OE33、OE19細胞使存活分數(shù)呈劑量依賴性下降,并出現(xiàn)G2/M期阻滯,S期

7、細胞明顯減少;50μM RSV處理24h可逆轉(zhuǎn)IR引起的G2/M期阻滯;⑹應(yīng)用western blot法和BrdU摻入法分析顯示:EAC細胞中磷酸化AMPK蛋白(P-AMPK)水平隨RSV的濃度增加而增加,總AMPK的水平及蛋白表達未見增加;AMPK蛋白抑制劑(復合物C)或轉(zhuǎn)染AMPKα siRNA,可逆轉(zhuǎn)RSV對DNA合成的抑制作用;⑺應(yīng)用western blot法及RT-PCR分析顯示:RSV能顯著增加OE33細胞p27Kipl蛋白

8、水平,但未改變p27Kipl mRNA水平;以復合物C預處理或轉(zhuǎn)染AMPKαsiRNA,均可逆轉(zhuǎn)RSV誘導的p27Kipl蛋白增加和細胞生長抑制,而未改變p27KiplmRNA水平,這表明RSV對p27Kipl蛋白的調(diào)控過程是AMPK依賴性的,而不是p27Kipl基因依賴性的;⑻AMPK激活劑(AICAR)和AMPK抑制劑(復合物C)均未改變P-p27Kipl占總p27Kipl蛋白(T-p27Kipl)的比率,并且蛋白酶體抑制劑MG13

9、2可完全阻斷復合物C對p27Kipl蛋白穩(wěn)定性的影響,這表明AMPK對p27Kipl的調(diào)控作用并非通過蛋白磷酸化而實現(xiàn),抑制AMPK的活性時,26S蛋白酶體的活性上調(diào)而加速p27Kipl蛋白的降解;⑼特異性熒光多肽底物檢測法顯示:RSV顯著降低EAC細胞中26S蛋白酶體活性,以復合物C預處理或轉(zhuǎn)染AMPKα siRNA,均可逆轉(zhuǎn)這種效應(yīng)。由此可見,RSV是通過調(diào)控26S蛋白酶體通路(而不是基因轉(zhuǎn)錄變化)使p27Kipl蛋白水平升高;⑽S

10、kp2作為一種泛素-E3連接酶,對各種細胞26S蛋白酶體依賴性p27Kipl蛋白的泛素化降解起主要限速調(diào)節(jié)因子的作用。RSV可使OE33細胞Skp2蛋白水平下調(diào),而復合物C預處理或AMPKα siRNA轉(zhuǎn)染可“抵消”RSV引起的Skp2蛋白水平降低,這表明RSV通過活化AMPK下調(diào)Skp2蛋白水平;⑾BrdU摻入法顯示,以p27Kipl siRNA轉(zhuǎn)染EAC細胞,可“抵消”AICAR或RSV對細胞生長的抑制效應(yīng),證實RSV或AICAR可

11、“活化”AMPK蛋白、下調(diào)p27Kipl蛋白水平,抑制細胞增殖;⑿細胞克隆實驗結(jié)果:相同照射劑量下,EAC細胞的存活分數(shù)隨RSV濃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同濃度RSV,細胞的存活分數(shù)隨照射劑量的升高而降低;隨沙利度胺濃度的增加,EAC細胞的D0、Dq、SF2值均逐漸減小,SEED0逐漸增大,說明RSV對EAC細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呈濃度依賴性;⒀應(yīng)用Wwestern blot法分析顯示:RSV可以使EAC細胞中RAD51蛋白(主要參與同源重組

12、修復)表達下調(diào),RSV聯(lián)合X線照射組RAD51顯著下調(diào),KU80、KU70無顯著變化,而單獨X線照射細胞RAD51、KU80及KU70均無顯著變化。因此,抑制RAD51蛋白表達可能是RSV增強EAC細胞放射敏感性的機制之一。
  結(jié)論:①白藜蘆醇抑制體外培養(yǎng)的食管腺癌細胞增殖、遷移及轉(zhuǎn)移,是由于AMPK蛋白磷酸化導致26S蛋白酶體依賴性的p27Kipl蛋白增加,進而引起細胞周期重分布,即G0/G1期細胞比例增加,S期細胞比例減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