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與融合——易卜生戲劇的精神內核及其在中國的傳播_8430.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易卜生被譽為“現(xiàn)代戲劇之父”,其戲劇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很大影響,對“五四”前后的中國影響尤甚。易卜生戲劇的精神內核是個人追求與精神反叛,精神反叛是實現(xiàn)個人追求的有效形式,一切對個人追求形成阻礙的事物都是其精神反叛的對象。完全地求諸自我勢必需要舍去一些東西,譬如責任和社會倫理道德,但人自身集群性的本質決定人無法完全擺脫社會的束縛。個人追求與責任,反叛與社會倫理道德,是需要謹慎處理的兩對矛盾,這兩對由精神內核引發(fā)的矛盾構成了易卜生戲劇的反叛

2、困境。易卜生本人和接受其戲劇精神內核的中國作家都對這一困境作出了自己的應對。
  全文一共分為五個部分:
  引言:首先分析了易卜生戲劇中精神內核引發(fā)的的反叛困境,而易卜生戲劇在中國的傳播融合能夠與其反叛困境的解決互為參照。對這些問題的國內外研究較零散,有對易卜生戲劇中自由和義務的辯證關系研究,有對其戲劇中理想與現(xiàn)實、自我和責任關系的解讀,但缺乏對易卜生本人觀點演變的系統(tǒng)梳理。有關中庸思想的論著很多,但對于易卜生戲劇中精神內

3、核在中國的傳播情況,筆者在相關研究成果中還未發(fā)現(xiàn)將之與中庸思想聯(lián)系起來的材料。因此對這兩大問題進行較系統(tǒng)的論述。
  第一章:易卜生筆下反叛者的形象演變。民族浪漫主義時期信仰至上的布朗德和自由至上的培爾·金特,都是任性孤絕的純粹反叛者,其反叛是拋棄一切的自我主義,是個人追求與責任的截然對立?,F(xiàn)實主義時期劇作家從個人史詩化的記錄轉向描摹鮮活的世俗主人公,細化到個人某個方面的追求。不再把精神反叛與責任和倫理完全對立,從不設退路、前途未

4、知的執(zhí)著反叛和因軟弱而夭折的反叛寫到讓人看到希望的反叛。到象征主義時期,易卜生不但揭露了個人反叛力量面對社會痼疾的無力,還指出他認同的反叛是對社會發(fā)展有益的個人追求,甚至通過艾梨達的遭遇使主人公在個人追求和肩負責任的關系層面得到圓融,他開始正視反叛與責任的沖突。易卜生對個人追求與責任、反叛和社會倫理之間的關系處理從對立走向融合。
  第二章:易卜生戲劇在中國的早期接受:純粹反叛或調和。簡要介紹了“五四”前后的十多年易卜生戲劇在中國

5、的譯介和上演情況,對其戲劇的接受主要表現(xiàn)在對傳統(tǒng)文化的反叛上,集中體現(xiàn)為兩種接受類型:純粹反叛或調和。以魯迅和周作人為典型代表。魯迅致力于改革麻木的國民性,繼承了易卜生戲劇的銳意反叛,徹底反叛傳統(tǒng)文化,但他也有人情方面的顧慮,并不一味地冒進。周作人對易卜生戲劇的吸收偏重于個人主義,他對舊文化的態(tài)度是改良性的,他不贊成犧牲太大的反叛行為,試圖以中庸來調和反叛的弊端,其思想更偏重于中庸。
  第三章:易卜生戲劇在中國后續(xù)接受中的繼承性

6、發(fā)展??谷諔?zhàn)爭前的十年左右時間,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使易卜生戲劇在中國的接受類型發(fā)生了轉變。老舍同時吸收了魯迅和周作人的思想精髓,本章以其《四世同堂》為例,從書中的忠孝觀和大局觀來分析易卜生戲劇在中國早期接受后反叛與中庸融合的良性演變模式,展示中庸思想對精神反叛弱勢方面的調節(jié),通過馮友蘭“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理論,論述中國入世又出世的超越精神,分析其在個人追求與責任、反叛和社會倫理之間矛盾消解方面的積極作用。結合中庸的具體理論,對魯迅、周作人和

7、老舍在反叛過程中關于中庸思想的運用進行解析,使中國式反叛的中和效果與易卜生反叛的困境解決形成映照。
  結語:總結全文。易卜生對其戲劇中的反叛困境有一個思考改善的過程,以人道主義調和反叛造成的社會倫理及責任的缺失,使個人追求和責任從完全對立走向了漸趨圓融的方向。從清末民初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魯迅、周作人和老舍分別體現(xiàn)了易卜生戲劇在中國傳播融合過程中的兩個階段,從純粹反叛或以中庸為主的調和性反叛,到反叛與中庸有機統(tǒng)一的中和境界,中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