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當前,全球結核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全世界現有結核病患者2000萬,每年新增800-1000萬,每年因結核病死亡人數約300萬人。骨關節(jié)結核是常見的繼發(fā)性肺外結核,其中一半累及脊柱[1],由于其致殘率高,目前對有適應癥的患者均采取積極的外科治療。脊柱結核患者術前常伴有免疫功能紊亂,外科手術所引發(fā)的創(chuàng)傷性炎癥反應可加重免疫功能紊亂。探索圍術期細胞因子的平衡,是近年來麻醉學研究中所關注的課題。研究證明,人體內的細胞因子分為促炎性細胞因子
2、和抗炎性細胞因子,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了機體內一種重要的平衡機制,即細胞因子平衡。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分別是這兩種細胞因子的典型代表。關于不同麻醉方法對脊柱結核患者圍術期IL-6、IL-10的相關研究目前還比較少,本研究旨在通過監(jiān)測脊柱結核病清術病人圍術期IL-6和IL-10的變化,探討IL-6和IL-10在脊柱結核病清術病人圍術期的變化
3、趨勢,并對兩種麻醉方法進行對比觀察,為臨床麻醉方法的篩選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過監(jiān)測脊柱結核病清術病人圍術期IL-6和IL-10的變化,探討IL-6和IL-10在脊柱結核病清術病人圍術期的變化趨勢,并對兩種麻醉方法進行對比觀察,為臨床麻醉方法的篩選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方法: 40例脊柱結核病清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n=20):異丙酚組(IV)組和異氟醚(IH)組,其中男24例,女16例。ASA
4、分級Ⅰ~Ⅱ級,年齡19~52歲。所有患者無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疾病,術前1個月內無感染、發(fā)熱,體重在標準體重的30%內,均未接受放、化療,未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及激素類藥物。病人入手術室后開放外周靜脈,1小時內補充乳酸林格氏液1000ml。IV組依次靜脈注射依托咪酯0.25~0.3mg/kg、芬太尼2ug/kg、維庫溴銨0.1mg/kg麻醉誘導,3分鐘后單腔氣管插管,靜脈持續(xù)輸注異丙酚5-12mg/kg/h維持麻醉,根據血流動力學的變化調
5、節(jié)用量,當血壓、心率波動范圍超過基礎值20%以上時,酌情追加0.05-0.1mg芬太尼、維庫溴銨0.04/kg。IH組麻醉誘導同IV組,氣管插管后吸入異氟醚麻醉維持,維持呼吸末異氟醚濃度1.3-1.5MAC,其余同IV組。術中兩組均采用定容模式機械通氣,潮氣量8-10ml/kg,呼吸頻率12次/分鐘,吸呼比1:2。本研究所有手術均于上午進行,且由同一組外科醫(yī)生做手術,術后兩組病人應用相同的鎮(zhèn)痛、消炎藥物。常規(guī)監(jiān)測心電圖(ECG)、血壓(
6、BP)、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維持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在30-40mmHg。術中補液選用6%羥乙基淀粉及乳酸林格氏液。兩組患者分別于麻醉前即刻(T0)、切皮后2小時(T1)、停麻醉藥后即刻(T2)、術后1小時(T3)、術后24小時(T4)采集中心靜脈血,采用ELISA法測定血清IL-6、IL-10的濃度。各組實驗結果均以均數± 標準差(x±S)表示,兩標準均數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個樣本均數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7、用SPSS11.0統計軟件對上述結果進行處理,以P<0.05作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的檢驗標準。 結果: 兩組血清IL-6濃度切皮后2h明顯上升,與術前水平相比均有顯著差異(P<0.05)。術中及術后IL-6水平繼續(xù)升高,至術后1h達峰值,至術后24h仍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與麻醉前相比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組間比較,IV組停麻醉藥即刻IL-6濃度低于IH組(P<0.05)。其它時間點組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
8、 兩組血清IL-10濃度切皮后2h明顯上升,與術前水平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至術后1h達峰值。至術后24h,兩組血清IL-10濃度較術后有所回落,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組間比較,切皮后2h兩組IL-10濃度無顯著差異,停麻醉藥即刻兩組IL-10濃度無顯著差異,術后1hIV組IL-10濃度顯著高于IH組(P<0.01),術后24h IV組IL-10濃度高于IH組(P<0.05)。 結論: 不同的麻醉方法對脊柱結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胸腺五肽對體外循環(huán)病人圍術期細胞免疫功能及細胞因子的影響.pdf
- 圍術期高血壓病人的麻醉處理
- 圍術期麻醉護理
- 兩種不同麻醉方法對腹腔鏡結腸癌患者圍術期細胞免疫及IL-6的影響.pdf
- 不同劑量芬太尼對瓣膜置換患者圍術期細胞因子和心肌酶的影響.pdf
- 肝移植圍術期中細胞因子的表達.pdf
- 改良超濾對成人瓣膜替換術圍手術期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pdf
- 不同麻醉方法對乳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右美托咪定對膿毒癥患者圍術期血漿中細胞因子的影響
- 高齡心血管手術病人的麻醉及圍術期處理.pdf
- 膈疝的圍術期麻醉管理
- 圍術期高血壓的麻醉處理
- EGb761對犬體外循環(huán)圍術期血漿原降鈣素及細胞因子含量的影響.pdf
- 圍手術期麻醉深度對行胃大部切除術的胃癌病人機體免疫細胞的影響.pdf
- 開胸手術病人術中低體溫對病人麻醉恢復期的影響.pdf
- 瑞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對圍術期機體應激反應及認知功能的影響.pdf
- 圍術期病人信息系統.pdf
- 圍術期病人的護理術前護理
- 吸入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對食管癌患者圍術期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麻醉科圍術期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