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位復位法聯(lián)合EC膠治療后踝呈粉碎性骨折的復雜三踝骨折的相關實驗及臨床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踝關節(jié)是人體的承重關節(jié),在日常生活中踝關節(jié)極易受到損傷,踝關節(jié)骨折約占全身骨折總數(shù)的3.92%。三踝骨折是踝關節(jié)損傷中較為嚴重的一種類型,屬關節(jié)內骨折,常伴有關節(jié)周圍韌帶的損傷及踝關節(jié)的脫位,治療困難,效果欠佳,尤其是對于后踝呈粉碎性骨折的三踝骨折,其復位及固定己成為當今醫(yī)學界的一大難題,治療后往往留有一定程度的后遺癥,輕則行走不穩(wěn),重則關節(jié)畸形和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乃至關節(jié)僵硬。目前治療三踝骨折主要有兩種方法:1 手法復位后石膏托固定

2、;2 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及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手術治療三踝骨折已成為大多數(shù)臨床醫(yī)師所選用的治療方法。三踝骨折中內踝及外踝因其解剖位置表淺,其手術方法較為簡單,已為大多數(shù)臨床醫(yī)師所掌握;對于后踝骨折,則顯露方法較多,但因后踝解剖位置較深,加之周圍韌帶、肌腱的牽拉阻擋,常用的手術方法難以暴露清楚,尤其是對于后踝呈粉碎的病例,每一個碎裂的帶有關節(jié)面的骨塊往往體積較小,現(xiàn)有的固定材料諸如鋼板、螺釘、克氏針等難以使其牢固

3、固定,術后如脫落易成為關節(jié)內游離體,影響踝關節(jié)功能,但如將其全部丟棄,又將大大增加術后踝關節(ji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因此后踝骨折塊及其關節(jié)面的顯露、復位及固定往往更為困難。 本論文旨在探討醫(yī)用耳腦型(EC膠)對骨軟骨骨折愈合的影響、在三踝骨折手術中將其用于粘合固定后踝粉碎軟骨塊的可行性,及應用踝關節(jié)外側脫位法顯露三踝骨折手術中粉碎性后踝骨折的治療方式的優(yōu)越性,并對三踝骨折中其它的相關問題做出討論。方法: 1.實驗研究部分:選用成

4、年新西蘭白兔40只,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只,所有動物左膝關節(jié)造成關節(jié)面連同部分骨質骨折后,實驗組單純用EC膠粘合復位固定;對照組應用交叉克氏針復位固定。術后在4、6、8、12周分別取材,每次每組動物處死5只,將標本仔細去除肌肉后進行大體觀察、X-線檢查、組織學觀察、同時測定血清堿性磷酸酶、血清鈣水平。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觀察骨愈合情況,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得出結論。 2.臨床研究部分:觀察2000年以來40例后踝呈粉碎性骨折的三踝

5、骨折病例,后踝骨折片均占關節(jié)面至少25%,分為兩組,每組20例,均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A組應用踝關節(jié)外側脫位法暴露后踝,并應用EC膠粘合固定帶有關節(jié)面的微小骨塊,而后用可吸收螺釘固定后踝;B組根據(jù)后踝骨折塊移位方向,而分別采用內外踝的偏后側切口來顯露后踝,不對帶有關節(jié)面的微小骨塊進行特殊固定,或將其取出,而后用可吸收螺釘或松質骨螺釘固定后踝。術后均對踝關節(jié)石膏托外固定6周,兩組共40例病人全部隨診,平均隨診14個月,根據(jù)AOFAS踝-后

6、足評分系統(tǒng)(美國足踝外科協(xié)會評分系統(tǒng),總分100分)進行評分,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兩組病人踝關節(jié)功能進行對比。 結果: 1.實驗研究部分:術后4、6、8、12周進行大體觀察、組織學觀察、X-線影像學及血清生化檢查。大體觀察及X-線影響學檢查:實驗組:骨折片無移位,4周及6周時骨折線模糊,骨折斷端有骨痂形成,未見EC膠殘留物;8周時骨折線基本消失,骨折斷端大量骨痂形成,骨折線被新生骨填充;12周時骨折線消失,骨折愈合。對照組

7、:骨折片無移位,4周及6周時骨折線模糊,骨折斷端有骨痂形成,內固定物固定牢固;8周時骨折線基本消失,骨折斷端大量骨痂形成,骨折線被新生骨填充;12周時骨折線消失,骨折愈合。組織學觀察:實驗組:4周時,軟骨逐漸成骨,EC膠未完全降解前有部分爬行替代過程,兩斷端向中間成骨,早期植入物交界處有彌散的淋巴細胞浸潤,偶可見嗜酸粒細胞,6周時消失;8周時,基本完成修復,新生小血管增生明顯,骨小梁排列尚有序;12周時成熟骨組織替代完全,與斷端無明顯分

8、界。對照組:4周時,軟骨逐漸成骨,8周時,基本完成修復,新生小血管增生明顯,骨小梁排列尚有序,12周時成熟骨組織替代完全,與斷端無明顯分界。血清生化檢查:4周時實驗組和對照組血清鈣、堿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正常值,堿性磷酸酶水平之間有差異;6周時實驗組和對照組血清鈣、堿性磷酸酶水平開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堿性磷酸酶水平之間有差異;8周時兩組的各項指標恢復至正常。 2.臨床研究部分:平均隨診14個月,A組20例病人無一例發(fā)生骨性關節(jié)炎

9、,B組2例發(fā)生骨性關節(jié)炎,根據(jù)AOFAS踝-后足評分系統(tǒng),A組最高得分98分,最低得分82分,平均92.6分,B組最高得分97分,最低得分68分,平均88.35分,得分情況經統(tǒng)計學處理,P<0.05,有顯著性差異。結論: 1.應用EC膠粘合骨軟骨骨折片并不延緩骨折愈合時間,可以作為一種固定材料應用于三踝骨折手術中。 2.對于三踝骨折中有粉碎軟骨塊的后踝骨折的術中復位,可采用踝關節(jié)外側脫位法暴露后踝及其關節(jié)軟骨面,應用E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