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以白楊素為先導化合物,設計、合成白楊素氨基酸類化合物,并初步探討其抗癌活性及作用機制,以期獲得高效、低毒、選擇性好的抗癌先導化合物,為探索和開發(fā)新的抗癌藥物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通過鹵代、水解、縮合等化學反應對白楊素進行結構改造;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藍(MTT)法評價合成的白楊素衍生物對人胃癌細胞 MGC-803和人肝癌細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根據初步的細胞增殖實驗結果,采用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
2、CM)檢測部分活性較好的衍生物對人胃癌細胞 MGC-803的凋亡效應;通過Western blot探討可能的分子機制。
結果:本文合成了不同系列的28個白楊素衍生物,其中22個化合物未見文獻報道。所有目標化合物及相關中間體通過熔點(M.P.)、核磁共振(NMR)以及高分辨率質譜(ESI-TOF-MS)等手段進行結構確證?;衔锏募毎鲋硨嶒灲Y果表明,與陽性藥物順鉑(cisplatin,DDP)及母體化合物白楊素相比,多數合成的
3、白楊素衍生物對 MGC-803、HepG2細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N-[4-(5-羥基-2-苯基-4H-苯并吡喃酮-7-氧基)丁?;鵠異亮氨酸甲酯(20)對MGC-803細胞表現出比陽性對照更好的抑制作用。FCM和Western blot實驗結果顯示,化合物20能誘導MGC-803細胞凋亡、下調細胞中Bcl-xl蛋白表達以及上調Bax蛋白表達,且呈劑量依賴性。
結論:本課題設計合成了不同系列結構新型的白楊素衍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5-氟尿嘧啶氨基酸類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pdf
- 氨基噻唑類化合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苯氧乙酸類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
- 吡唑羧酸類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pdf
- 辣根素類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新型Strobilurin類化合物以及丙烯酰胺類化合物的合成、表征與生物活性研究.pdf
- 含氟黃酮類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pdf
- 新型吡酮酸類化合物的設計合成與活性研究.pdf
- 黃酮-8-羧酸類化合物的合成與表征.pdf
- n-苯丙烯酰氨基酸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pdf
- 黃酮-6-羧酸類化合物的合成與表征.pdf
- 新型吲哚類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活性研究.pdf
- 吡嗪類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pdf
- 吡嗪類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α-磷酰氨基膦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羥基蒽類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pdf
- 幾種氨基糖類化合物的合成研究.pdf
- 新型吡唑氧乙酸類化合物的合成與生物活性研究.pdf
- 苯醚類及苯丙酸類化合物的合成研究.pdf
- 螺環(huán)類化合物的合成及結構表征.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