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文分為五章: 第一章論述西晉詩歌創(chuàng)作的歷史人文環(huán)境,探討魏晉詩風轉型的政治前提、西晉后期詩運轉關的現(xiàn)實基礎、華靡、虛淡的士風與綺靡、平淡的詩風的關系、儒玄的興替與詩風的秾淡的關系以及文學遺產(chǎn)的積累、三國人才的集結等問題。 第二章論述傅玄、張華與西晉綺靡詩風的初生,認為身處特殊的歷史時期,他們的社會關系與出仕經(jīng)歷,決定了他們與正始詩人幾乎完全不同的政治態(tài)度,從而決定了不同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傅玄對氣候物象的異乎尋常地細微觀察、奇
2、思妙想與精巧描摹,張華作詩的詞法、句法與情調風格,皆已具有典范的意義;傅玄、張華重“情”而不重“志”,批判意志的缺失,需要柔性情采的補充。傅玄、張華的建國史詩,其文學意義不可忽視,正是這種施之于國家軍政大典的頌美之聲,引導晉初文風形成了明顯的歌功頌德傾向。 第三章闡明“魯公二十四友”與綺靡詩風的關系。首先考察“二十四友”的得名可能源自于諸侯友傅,其性質既是政治的道德的,又是個人的藝文的;其次論證“二十四友”產(chǎn)生的首要原因是“魯公
3、”賈謐的政治需要,它的形成更可能是賈謐逐漸邀請出來的;第三,加盟“二十四友”,乃是一部分熱中聲名的士人對于自身才情與政治前途的雙重自信,藉以追求才情的充分展示與仕宦的快速實現(xiàn);第四,“二十四友”文學圈子的存在,客觀上有益于高質量作品的產(chǎn)生,高水平作家的涌現(xiàn)。第五,攀龍附鳳的心境,博名求仕的動機,驅使“二十四友”之輩靡麗雕琢,爭奇斗艷,“文章中興”得力于此,而為文造情之弊亦源于此。 第四章試圖探究與綺靡詩風判然兩樣、盛極一時卻又似
4、乎杳無音跡的永嘉玄言詩風的可能之原起、可能之作者與可能之面貌。首先分析“王武子輩詩”與平淡之體的關系,其次發(fā)掘“守道不競”之士與“清靜寡欲”之詩,認為它們是在背離緣情綺靡詩風的同時,還引導了理過其辭的平淡詩風。第三則根據(jù)《世說新語》的大量記述,結合《隋書·經(jīng)籍志》的有關著錄,推測晉末名士集團也許就是“永嘉平淡之體”的主要作者。最后論證了盧諶、郭璞與永嘉平淡詩風的諸多相似,并且分析了南朝文論對郭璞詩風認識的對立歧異及其不同的側重傾向。
5、 第五章闡發(fā)西晉詩風的二元對立之旨。指出魏晉文學的發(fā)展乃是復線演進,既“從建安到太康”,又“從正始到永嘉”,綺靡與平淡,主流支流互為消長。其次,一個朝代,兩種詩風,對立如此之深,轉變如此之快,從來罕見。其中既有哲學觀的差異,更是美學觀的對立,“詩緣情”源于“文的自覺”,“詩賞意”則來自“人的自覺”。第三特別指出,在“詩言志”與“詩緣情”的標目之外,永嘉詩人還倡導了一個新的詩學理念——“詩賞意而忘言”。最后總論西晉詩風的偏勝偏失,正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