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夢非夢——透視劉震云小說的藝術世界.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花非花,夢非夢——透視劉震云小說的藝術世界姓名:孫海濤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中國現當代文學指導教師:張器友;王達敏20040501第一章 生活的“平面鏡”第一章 生活的“平面鏡”“新寫實小說”的創(chuàng)作,是對生活原生態(tài)的赤裸裸還原,且不動聲色,不投入任何褒貶的主觀情感,它以存在主義作為哲學基礎,如實描寫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透露出一種人生無意義和虛無主義的傾向。其實,這些描寫從反面告知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生活? 劉震云把反諷

2、這種修辭技巧運用得得心應手,因而這也是我們窺視劉震云內心世界的一個入口。日常生活的反諷意味就在于,人的欲望的無限膨脹與現有社會道德及主導文化規(guī)范的脫節(jié)所造成的內容與形式的分裂。在戲謔的反諷中,劉震云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實質。第一節(jié) 回到原點:詩意生活的黃昏八十年代末,劉震云以《塔鋪》、《新兵連》蜚聲文壇,隨即又迅速寫出《單位》、《新聞》、《一地雞毛》等作品,奠定了他在4 新寫實”小說流派中的大家地位,選次引起批評界和社會上的較大震動。自此以

3、后,作家的寫作風格日臻嫻熟,文學實踐的意向也逐漸清晰。大體上說,劉震云筆下的那個“藝術小世界”,已經羽翼豐滿,自成一派了。文學上的成就貴在獨創(chuàng)。無論劉震云攝取什么題材,他都能自出機杼地把別人不曾關涉太深的領域,作為個人的創(chuàng)作起點。讀者不得不刮目相看他的劍走偏鋒,那些身邊習以為常的人情物事,竟一點點變得陌生,進而發(fā)人深省,最后驚詫于自己墮入庸常。在他的小說中,人物平民化,語言口語化,內容通俗化,敘事極具可讀性。當再回頭探視人世間的生存本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