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不良反應病案數據庫的建立與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發(fā)展歷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中藥逐漸被世界所認知。然而,伴隨著中藥的廣泛使用,關于中藥不良反應的報道也逐漸增多。截止到2014年9月,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發(fā)布的藥品不良反應的信息通報63期中,有關中藥不良反應的信息通報有24期,占比38%。同時,隨著中藥的國際化發(fā)展,美國、日本、比利時、英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有關中藥不良反應的報道也相繼出現,嚴重阻礙了中藥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為了便于對中藥不良反應病案進行統計分析,建立一個信息全面、方便快捷的中藥不良反應病案數據庫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運用中藥不良反應病案數據庫,我們一方面可以對文獻進行梳理,另一方面可以為不良反應信息的檢索與分析提供高質量的平臺,更為進一步探究中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深層次規(guī)律奠定了基礎。
  本文綜合運用了聯網數據查詢、文獻研究、回顧性研究、數據庫技術等研究方法。其中,運用聯網數據查詢的方法,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發(fā)布的藥品不良反應的信

3、息通報進行數據查詢,通過分析中藥不良反應的24期信息通報來了解中藥不良反應的國內背景;運用文獻研究,著重分析了中藥不良反應數據庫的研究現狀以及中藥不良反應病案;通過收集中藥不良反應病案,對病案信息進行分類和整理,共得到病案5633例,然后從病案資料中提取相關的信息,進行回顧性研究;將篩選出的中藥不良反應的病案,運用數據庫技術,以Access2007為數據庫平臺,創(chuàng)建數據表,設置數據庫字段,錄入相關的病案信息,創(chuàng)建窗體,創(chuàng)建查詢以及創(chuàng)建報

4、表,最后運用宏與各個控件進行功能集成,建立成中藥不良反應病案數據庫,運用統計學的相關知識,進行中藥不良反應的相關影響因素的分析與討論。
  本文建立的中藥不良反應病案數據庫具有以下特色:突出中藥特點,覆蓋內容廣泛,界面設計友好,數據錄入高效,數據查詢便捷和輸出格式多樣。同時該中藥不良反應病案數據庫也存在有不足,主要表現在文獻來源單一,數據的精確度有待于提高,短期內無法共享這三方面?;谥兴幉涣挤磻“笖祿齑嬖诘牟蛔闾岢隽司唧w的解

5、決對策,主要有以下三點,分別是增加文獻的來源途徑,實現資源的共享,對數據的錄入要嚴格把關。
  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在5633例病案中,共涉及到26種中藥劑型。其中,中藥注射劑有3119例,占比55.37%;過敏史記載不詳的有3455例,占比61.33%;合并用藥的有1185例,占比21.04%;中藥不良反應的累及器官以皮膚及附件,消化系統和過敏性休克病例數最多,三者占比54.79%;最終好轉的有3819例,占比67.80%。

6、同時,中藥不良反應的病案來自于全國23個省,4個直轄市和5個自治區(qū),中藥不良反應報道的病例隨年份呈現持續(xù)上升的趨勢。
  基于數據庫的統計分析得出,中藥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與患者因素,藥物因素以及用藥因素有一定的相關性。其中,患者因素主要是指患者的過敏史、性別、年齡;藥物因素包括藥物劑型及給藥途徑方面的因素,中藥品種的混亂,中藥本身的毒性及劑量過大;用藥因素主要有合并用藥和配伍不當。同時,針對中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原因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