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胸超聲心動圖評價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后中-遠期療效及影響左室形態(tài)改變的因素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回顧性分析動脈導管未閉(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患者封堵術后中-遠期療效并探討影響PDA封堵術后左室形態(tài)改變的相關因素。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4年9月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成功行經皮導管PDA封堵術的單純型PDA患者156例,其中,未成年人97例,成年人59例。收集其術前及術后3天內、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2年及2年以上(最長隨訪至術后8年)的

2、經胸超聲心動圖(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測量結果,包括:左房收縮末期內徑(left atrium end-systolic diameter,LAES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主肺動脈內徑(m

3、ain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MPAD)。并收集該156例患者的術前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PDA收縮期峰值分流速度(velocity of PDA shunt,V)、PDA收縮期峰值分流壓差(pressure dro

4、p of PDA shunt,△P)、PDA最窄內徑及介入術中導管所測肺循環(huán)血流量/體循環(huán)血流量比值(pulmonary to systemic flow ratio,Qp/Qs)。經體表面積(body surface area,BSA)對上述術前指標進行標化,比較156例PDA患者術前Qp/Qs、PDA最窄內徑指數、左室舒張末期內徑指數(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index,LVE

5、DDI)、左室收縮末期內徑指數(left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index,LVESDI)、左室舒張末期容積指數(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左室收縮末期容積指數(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V、△P、年齡(Age)等,尋求影響PDA封堵術后左室

6、形態(tài)改變的相關因素,并經ROC曲線分析確定其最佳臨界值。同時納入707例(未成年人284例,成年人423例)健康體檢者作為正常對照組,采集其TTE測量結果。
  結果:1、與正常對照組LVEDD比較,PDA患者封堵術后隨訪至2年及2年以上LVEDD恢復至正常范圍143例,約占91.67%。其中,93例(95.87%)未成年人患者在術后6個月LVEDD恢復至正常范圍。50例(84.74%)成年人患者在術后1年LVEDD恢復至正常范圍

7、。隨訪至2年及2年以上仍有13例(成年人9例,未成年人4例)LVEDD未恢復至正常范圍,約占8.33%。
  2、成年人PDA患者封堵術后3天內、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2年及2年以上LAESD、LVEDD、LVESD、MPAD較術前縮小,與術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封堵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2年及2年以上 LAESD、LVEDD、LVESD、MPAD術后3天內亦有不同程度縮小,與術后3天內比較

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LAESD、LVEDD、LVESD、MPAD均于術后3天內縮小最顯著,此后呈緩慢縮小趨勢。
  3、156例PDA患者封堵術后3天內LVEDDI與術前Qp/Qs、LVESVI、△P、Age呈負相關(B=-0.563,P<0.01;B=-0.098,P<0.01;B=-0.052,P<0.01;B=-0.087,P<0.01)。說明上述指標可作為影響術后左室形態(tài)改變的因素。經ROC曲線分析,術前Q

9、p/Qs、LVESVI、△P、Age等指標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0、0.85、0.73、0.82,上述指標均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其最佳臨界值分別約3.3、45.6 mL/m2、87.5mmHg、26.5y,分別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結論:1、多數PDA患者封堵術后左心形態(tài)能在1年內恢復至正常范圍。2、成年人PDA患者封堵術后左心形態(tài)于術后近期縮小最顯著,此后呈緩慢縮小趨勢。3、術前Qp/Qs、LVESV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