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及目的:旋股外側動脈降支穿支皮瓣血管蒂變化多樣。本文分析了切取股外側皮瓣術中血管解剖情況,重點關注了斜支情況。探討旋股外側動脈斜支穿支的臨床分型及臨床應用效果。
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課題組在大腿前外側區(qū)設計切取了58例皮瓣,發(fā)現(xiàn)具有旋股外側動脈斜支穿支者21例(占36%),術中觀察斜支、降支供應股外側肌表面皮膚范圍,其中12例采用斜支穿支皮瓣覆蓋手、足、踝部創(chuàng)面。男8例,女4例;年齡11-54歲,平均3
2、2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6例,重物擠壓傷2例,器械傷1例,摔傷2例,電燒傷1例。損傷部位:足背5例,踝部2例,小腿遠端2例,手部2例,腕部1例。傷后至首次就診時間4~36h,平均16h。單純穿支皮瓣6例,攜帶闊筋膜、股外側肌復合組織瓣4例,分葉皮瓣2例。清創(chuàng)后軟組織缺損面積:6cm×4cm~30cm×18cm,術中切取大小為8cm×6cm~31cm×12cm的旋股外側動脈斜支皮瓣游離移植修復缺損,供區(qū)直接縫合。
結果:根據(jù)斜
3、支、降支供應股外側肌表面范圍,分為I型(降支為主型),21例中占16例(76%);II型(斜支降支均勻型),21例中占2例(9%);III型(斜支為主型)21例中占3例(14%)。所有皮瓣完全成活,供區(qū)一期愈合11例,傷口少許裂開1例,經(jīng)換藥痊愈,殘留一斜線瘢痕、無牽拉不適,周圍感覺麻木范圍減小。供瓣區(qū)髖膝關節(jié)早期肌力減退3例,3個月后逐漸好轉,半年后無異常不適。12例獲3月~2年隨訪,平均13個月,所修復四肢功能良好,皮瓣質地飽滿,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旋股外側動脈斜支命名、臨床應用和潛在意義初探.pdf
- 股外側穿支皮瓣的應用解剖與臨床研究.pdf
- 股前外側穿支皮瓣的應用解剖與臨床研究.pdf
- 基于三維重建技術的旋股外側動脈降支側支皮瓣的臨床應用.pdf
- 旋股外側動脈嵌合穿支皮瓣的解剖學基礎.pdf
- 唐修俊腘窩外側動脈穿支皮瓣的臨床應用
- 股前外側皮瓣穿支及其源動脈CTA影像特點觀測.pdf
- 多普勒超聲血流探測儀對股前外側皮瓣穿支動脈定位方法的研究及臨床應用.pdf
- 旋股外側血管橫支聯(lián)合升支臀中肌支大轉子骨(膜)瓣的解剖與臨床應用研究.pdf
- 旋股外側動脈降支分葉肌皮瓣治療肢體皮膚軟組織缺損
- 穿支皮瓣的臨床應用
- 脛后動脈穿支加強筋膜蒂及穿支蒂皮瓣臨床應用的比較.pdf
- 腓腸外側動脈穿支與腓腸外側皮神經(jīng)營養(yǎng)血管的解剖研究及臨床應用.pdf
- 腓動脈穿支皮瓣的應用解剖與臨床研究.pdf
- 小腿動脈穿支血管的影像學研究與臨床應用.pdf
- 臂外側穿支皮瓣的解剖學研究及初步臨床應用.pdf
- 成人旋髂深動脈穿支皮瓣嵌合髂骨瓣的應用解剖與臨床研究.pdf
- 逆行腓動脈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脛后動脈穿支筋膜蒂皮瓣的臨床應用比較.pdf
- 脛后動脈穿支皮瓣的應用解剖與臨床研究.pdf
- 脛前動脈穿支皮瓣的解剖研究與臨床應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