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楊震教授的學術淵源,挖掘、歸納、總結他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從相火理論出發(fā)辨治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采用涼血解毒、養(yǎng)陰散瘀法治療本病,為中醫(yī)藥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治療方法。
研究方法:
跟師學習抓住每次學習的機會(包括門診、查房、學術會議、小講課、專題匯談等),隨時向先生請教,探討相關學術觀點及臨床運用。認真做好跟師記錄,包括診病方法,臨證用藥等,從中分析總
2、結先生的辨證思路和用藥規(guī)律。
研究內容:
1.楊震教授學術思想淵源
通過肝病理論學術淵源與相火學說學術淵源兩部分探索先生的學術思想淵源所在。
1.1 肝病理論學術淵源
通過對歷代醫(yī)家學術著作研究發(fā)現,《黃帝內經》為肝病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傷寒雜病論》所創(chuàng)辨證論治及肝病治法方藥為臨床證治準則。金元四大家豐富和發(fā)展肝病學說。明清時期溫病學說、氣機學說及近現代中西合參的辨證論治理論,
3、均對先生肝病學術理論形成產生了影響。先生在學術上兼容并蓄,吸收各醫(yī)家學術之精華,結合個人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形成了其豐厚的肝病理論學術思想體系。
1.2 相火學說學術淵源
先生多年來從事中醫(yī)臨床工作,其所推崇的相火學說可謂獨樹一幟,別具特色。“相火”始見于《內經》,當時用來闡述氣候變化,后世醫(yī)家逐步將相火用于解釋人體生理病理,開啟了對相火新的認識。金元時期,相火理論得到了豐富的發(fā)展,劉河間提出了命門相火,朱丹溪對相火
4、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包括相火的生理功能,相火的常與變等。張介賓認為相火的起源是命門,諸臟皆有相火。李時珍也推崇命門相火的觀點,對相火的治療分為火旺和火衰兩類。這些理論,均對先生的相火學說理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其中以朱丹溪的影響最大。
2.楊震教授學術思想研究與臨床經驗總結
2.1 楊震教授學術思想研究
本節(jié)對先生學術思想體系的脈絡進行梳理,將他的學術思想進行歸納分類。把學術思想分為學術觀點和遣方用藥特點兩個部
5、分,以便理清邏輯關系,便于學習。經過反復揣摩,深入思考,將先生的學術觀點總結為“崇尚相火學說、重視滋養(yǎng)陰液、倡導疏肝調氣、注重給邪出路”。
2.1.1 楊震教授學術觀點
?、俪缟邢嗷饘W說:相火學說是先生學術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他通過學習古代先賢對相火的認識,結合自身對相火的理解與領悟,并與臨床相結合,形成了完整的相火學說理論。他推崇朱丹溪“相火論”的思想,但在此基礎上又有所創(chuàng)新和完善。先生認為相火生于命門,藏于諸臟,
6、而以肝腎二臟為著。相火之常具有恒動的性質,溫煦臟腑周身皮毛,受心火支配,與肝腎之陰密切相關,是人體的動力所在。而相火妄動則可引起耗傷陰津,甚則出現陰損及陽之虛衰之證。在此理論指導下,先生將反常相火分為郁熱相火、血熱相火、濕熱相火、瘀熱相火、陰虛相火及相火虛衰六種。同時,將先生論治相火的方法總結為“郁熱發(fā)之、血熱清之、濕熱化之、瘀熱涼散之、滋陰潤之和虛則補之”。通過觀察小兒生理病理特點,挖掘先生相火觀點,對小兒相火的特點進行總結分析。認為
7、異常情志、不當飲食、溫病伏邪、藥毒及孕母相火素旺等原因均可引起小兒的反常相火,并提出小兒反常相火的論治方法。
?、谥匾曌甜B(yǎng)陰液:重養(yǎng)陰液反映了先生肝病臨床中以肝體、肝陰為本的思想。他推崇朱丹溪“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觀點,認為陰液作為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陰液虧虛為人身之常,肝體為陰,寄相火,相火妄動、五志化火及熱病均可引起陰液虧損。針對人體“陰常不足”的特點,在辨證時注重陰血、肝陰不足,在論治時重視滋養(yǎng)陰液。在治療時通過補肝血、
8、養(yǎng)肝陰、滋腎水、養(yǎng)肺陰、滋脾陰,益氣養(yǎng)陰、滋陰熄風等不同治法來柔肝養(yǎng)陰。同時提出疏肝不過于溫燥、慎用苦寒瀉火及強調防重于養(yǎng)的治療原則。
?、厶岢韪握{氣:《素問·舉痛論》有“百病生于氣”之論。先生認為氣機失調是疾病發(fā)生的根本原因。而“司疏泄者肝也”,肝失疏泄則可致諸臟之病,故諸病治療皆以疏肝為要。他在突出肝主疏泄,調暢氣機的同時,將臟腑關系、氣血津液辨證融入疏肝調氣之中,形成獨特的辨治方法。通過疏肝調氣的方法來治療諸臟之病,使肝
9、氣條達,升降有序,則機體功能正常。治療時采用疏肝行氣解郁、疏肝行氣止痛、疏肝行氣化痰、疏肝行氣化濕、疏肝健脾、疏肝和胃、疏肝利膽、疏肝瀉火及補肝氣、益肝血等多種疏調肝氣之法,旨在通過氣機一通,則一通百通。
?、茏⒅亟o邪出路:人體以五臟六腑中心,與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組成一個有機整體。五臟六腑變化皆以“通”為要,這樣機體才能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tài),而“通”之法以“給邪出路”最為便捷有效。在治療外感熱病,依“肺與大腸相表里”,予通腑瀉熱
10、;內科雜病多有痰、熱、濕、瘀、毒等多種病理因素互結,只要有內熱之證,均可采用通下、潤下、清下的方法;在治療肝病時,也多采用給邪出路的方法,通過利小便以利水瀉熱,或通大便以排出郁、熱、濕、瘀、毒等;而小兒為純陽之體,外感內傷皆易熱化,治療時也當于發(fā)表、和中、清里時加用通下之品。
2.1.2 楊震教授遣方用藥特點
本節(jié)介紹了先生用藥以辨治施治為原則、遵從理法方藥;善用經方及多方共用;用藥以“平”見長;喜用對藥;常用花葉類
11、藥;多用引經藥及雞內金等。
2.2 楊震教授臨床經驗總結
在此就先生臨證最為常見的肝系疾病、雜病及兒科疾病的經驗進行總結整理。力求深入、完整理解和領悟他的學術主旨。
2.2.1 楊震教授治療肝系疾病及雜病經驗先生多年來從事肝病臨床工作,本節(jié)對他臨床治療最常診治的疾病經驗進行了整理與研究。列選了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抑郁癥、痤瘡等五種常見疾病。對疾病特有的辨病規(guī)律進行概括,治療經驗多能體現先生的學術
12、思想,亦是他學術思想的具體運用。尤其較全面地總結了先生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經驗和辨病思路。
2.2.2 楊震教授治療小兒疾病經驗
通過挖掘、整理、探討等多種形式,歸納總結他治療兒科疾病,如性早熟、病毒性心肌炎、手足口病、藥物性肝損害等的診療特色,分別從相火、溫病等方面論治疾病,充分突出不同的辨治特色。
3.應用相火學說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的臨床研究
通過對先生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繼承,特
13、別是“相火”學說的深入領悟和理解之后,探索其在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中的應用,為本病的辨治開拓新的思路,從理論挖掘到臨床實踐均實現了進展。
目的:
觀察運用相火理論辨治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的臨床療效,評價其有效性和優(yōu)效性。使“相火學說”理論的理解在臨床實踐中得以深化,驗證繼承先生學術經驗的成效。同時為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的中醫(yī)治療提供新的辨治思路和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法。
方法:
采用隨機對照的方法,選擇符合
14、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瘀熱黃疸型病例92例,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均采用西醫(yī)治療方案,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涼血解毒、養(yǎng)陰散瘀中藥。治療周期為21天。分別在治療2周、治療3周,評價兩組療效、癥狀積分、生化指標及炎性指標等。
結果:
①收集完整病例85份,治療組43例和對照組42例。
?、趦山M患兒臨床療效對比,治療組治愈18例(41.8%),顯效17例(39.5%),有效6例(14%),無效2例(4
15、.65%),總有效41例(95.34%)。對照組治愈10例(23.8%),顯效12例(28.57%),有效8例(19.05%),無效12例(28.57%),總有效30例(71.43%)。兩組患兒療效經Ridit檢驗差異(P<0.01),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蹆山M中醫(yī)證侯積分療效經Ridit檢驗有差異性(P<0.01),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組與對照組在治療2周、3周的證侯積分對比有差異(P<0.01),治療組在臨床癥狀改善方面
16、均優(yōu)于對照組。
④兩組生化指標對比,如TBIL、DBIL、ALT、AST、ALP、GGT、TBA等與療前對比均有差異(P<0.05),表明治療后兩組的肝功能均有改善。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TBIL、DBIL在治療2周、3周均有差異(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ALT、AST在治療2周、3周均有差異(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ALP在治療2周、3周均無差異(P>0.05)。兩組GGT在治療2周、3周均有差異(
17、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TBA在治療2周時無差異(P>0.05),在治療3周時有差異(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CMV-DNA在治療2周、3周后的陽性例數無差異(P>0.05)。
結論:
①應用相火學說之瘀熱相火辨治嬰兒CMV肝炎聯合西醫(yī)治療具有較好療效,可改善預后;
?、跊鲅舛尽B(yǎng)陰散瘀中藥具有利膽退黃、保肝降酶、減輕炎性反應的作用;
?、蹧鲅舛?、養(yǎng)陰散瘀法可能成為中醫(y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的臨床研究.pdf
- 楊震教授學術經驗學習總結.pdf
- 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的臨床分析及中藥聯合更昔洛韋的療效評價.pdf
- 嬰兒巨細胞病毒感染159例臨床分析.pdf
- 張武主任治療慢性肝炎學術經驗總結及臨床研究.pdf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51例療效觀察.pdf
- 巨細胞病毒肝炎患兒人類巨細胞病毒UL147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pdf
- 楊新中教授治療大腸癌經驗總結及臨床療效觀察.pdf
- 賈斌教授治療脾胃病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總結.pdf
- 秦國政教授治療陽痿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總結.pdf
- 更昔洛韋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性黃疸型肝炎療效的薈萃分析.pdf
- 黃芩苷對小鼠巨細胞病毒肝炎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張海福教授治療慢性肝病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總結.pdf
- 褚玉霞教授治療帶下病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總結.pdf
- 基于UPLC-MS技術的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濕熱內蘊證代謝模式研究.pdf
- 閔范忠教授學術經驗總結及柴胡劑治療冠心病的臨床觀察.pdf
- 人巨細胞病毒
- 徐昌偉教授學術經驗總結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研究.pdf
- 張智龍教授調理脾胃治療消渴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總結.pdf
- 宋貴杰教授學術經驗總結及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