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雷珠單抗與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治療ROP療效分析
目的:探討298例早產兒視網膜病患兒首次采用雷珠單抗玻璃體腔注藥術或視網膜激光光凝術兩種治療方法的治療療效。
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對2007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在陸軍總醫(y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yī)院的298例需要首次接受雷珠單抗玻璃體腔注藥術或者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治療的早產兒視網膜病患兒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兩不同治療組中患兒臨床特點是否存在差異,病變
2、控制情況、治療次數、病變最終治愈率、遠期預后等是否存在不同,從而對首次采用的兩種治療方法的治療療效進行評價。
結果:本研究中符合納入標準需要首次接受雷珠單抗玻璃體腔注藥術及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治療的早產兒視網膜病患兒為298例,其中首次選擇的治療方法為雷珠單抗注藥術124例(41.61%)、激光術174例(58.39%)。根據病變分區(qū)不同,124例首次采用雷珠單抗注藥術治療人數中Ⅰ區(qū)病變人數有72例,占58.06%,Ⅱ區(qū)病變人數5
3、2例,占41.94%。174例首次采用視網膜激光術治療人數中Ⅰ區(qū)病變人數有30例,占17.24%,Ⅱ區(qū)病變人數135例,占77.59%,兩治療組在病變的分區(qū)比較中存在差異性(?2=49.310,P<0.001)。首次采用的兩治療組中 APROP與非APROP構成比比較中無差異性(?2=0.154,P=0.695)。兩治療組患兒在出生體重、出生胎齡及其他多種臨床特點的比較中均為 P>0.05,無顯著性差異。在病變控制率的比較中兩治療組在首
4、次治療后無差異(?2=0.059,P=0.808),且兩者分別在Ⅰ區(qū)和Ⅱ區(qū)不同病變區(qū)域中首次治療后的病變控制率比較中也未見顯著性差異(?2=1.436,P=0.231;?2=0.751,P=0.386)。不同病變類型比較中,兩治療組分別在急進型ROP與非急進型ROP首次治療后病變控制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性(急進型ROP?2=0.475,P=0.491;非急進型ROP?2=2.534,P=0.111)。首次采用兩種治療方法后兩組治療次數的比
5、較上也無顯著差異(?2=0.818,P=0.664),且病變的最終治愈率上兩者基本一致。通過檢驗分析發(fā)現胎膜早破、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外院轉入ROP、病變分區(qū)、病變類型是否為APROP與病變控制情況相關,經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胎膜早破、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病變類型是否為APROP是影響病變控制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在激光術組隨訪人數較少的前提下,兩治療組遠期預后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結論:
6、 1.本研究中納入比較的兩治療組中患兒的臨床基本特點一致,因而兩治療組在治療療效上具有可比性。
2.注藥術組中Ⅰ區(qū)病變所占比例高于激光術組中Ⅰ區(qū)病變所占比例,注藥術組Ⅰ區(qū)病變多,而激光術組以Ⅱ區(qū)病變?yōu)橹鳌?br> 3.兩治療組在首次治療后的病變控制率、病變治療次數及病變的最終治愈率的比較上并沒有顯著性差異,也說明兩者在短期治療效果上基本一致。
4.通過隨訪發(fā)現兩治療組在首次治療后遠期治療預后結果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7、br> 5.在兩治療組臨床治療效果無差異的前提下,注藥術治療操作簡單、無需麻醉及有創(chuàng)通氣因而在臨床治療選擇中更優(yōu)于激光術組。
第二部分ROP致病基因全外顯子測序分析
目的:通過實驗篩選可能與早產兒視網膜病致病相關基因,分析其致病性,為下一步功能性驗證實驗做準備。
方法:對10例早產兒視網膜病患兒血液樣本進行全基因外顯子測序,應用Phenolyzer系統(tǒng)預測與早產兒視網膜病相關基因,將兩者進行比對,通過基因
8、表型驅動分析方法,找到表型與基因的相關性,篩選可能與早產兒視網膜病發(fā)生相關的候選致病基因,并根據研究結果分析其致病性。
結果:本研究數據顯示測序質量及測序深度均滿足研究要求,全基因外顯子測序獲得的基因總數為8211個,其中發(fā)生缺失突變的有687個,占8.37%,插入突變的有500個,占6.09%,單核苷酸突變(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SNV)有7024個,占85.54%。缺失突變及插入突變主要以
9、移碼突變及非移碼突變?yōu)橹?,而SNV主要以錯義突變?yōu)橹鳎蛔兊念愋筒煌瑢е伦罱K編碼蛋白質功能亦不同。而通過Phenolyzer系統(tǒng)預測出與ROP疾病相關基因有50種,將全基因測序結果與Phenolyzer系統(tǒng)預測的基因進行表型驅動分析后發(fā)現LRP5基因可能為早產兒視網膜病致病基因。之后針對研究中基因突變類型、基因表達部位、人群中基因頻率、是否存在致病性等進行分析,發(fā)現該基因突變?yōu)殄e義突變,可導致11號染色體1區(qū)3帶第2次亞帶中外顯子23的
10、第2900位密碼子中間位置的堿基有G突變?yōu)門,最終導致第967位氨基酸由半胱氨酸變?yōu)楸奖彼幔⑶以摶蛲蛔優(yōu)轱@性雜合突變,在三大人群中基因頻率均<0.01,提示基因突變具有研究意義,且通過SIFT、Polyphen2、Mutation Taster軟件對該基因的致病性進行預測,提示該基因是具有致病性的。因而預測LRP5基因突變可能導致ROP的發(fā)生。
結論:10例研究樣本中1例樣本中攜帶有LRP5基因突變,其可能為導致ROP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應用全外顯子測序探索視網膜色素變性家系的致病基因.pdf
- 雷珠單抗聯合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合并少量玻璃體積血的療效觀察.pdf
- 雷珠單抗聯合全視網膜光凝治療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f
- 視網膜激光光凝術相關資料
- 基于全外顯子測序技術篩查尿道下裂致病基因.pdf
- 雷珠單抗聯合激光治療視網膜大動脈瘤的療效觀察.pdf
- 利用外顯子組測序尋找重要疾病的致病基因.pdf
- 全外顯子組測序鑒定RP致病基因EYS新突變及PCG候選致病基因功能研究.pdf
- 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聯合激光治療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黃斑水腫療效分析.pdf
- 41. acmg全外顯子測序指南.
- 全外顯子組測序探尋顱內動脈瘤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pdf
- 全外顯子測序發(fā)現進行性心臟傳導疾病新的致病基因PDYN突變.pdf
- ATP7B基因外顯子測序結果分析.pdf
- 布加氏綜合征致病基因的外顯子測序研究.pdf
- 屈側網狀色素異常癥致病基因全基因組外顯子測序搜尋及POFUT1基因突變分析.pdf
- 激光光凝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的臨床研究.pdf
- 利用外顯子組測序篩選一個ARCA家系的致病基因.pdf
- 預防性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lasik術前視網膜變性的護理
- 25G+玻璃體切割術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觀察.pdf
- 應用外顯子組測序篩選一個IGE家系的致病基因.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